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33章 抉择

第133章 抉择

我倒要问你有多少份体力,有多少杆刀枪,能将这两万人半日尽斩?!”
    言罢,杨仪再次冷哼一声。
    而魏延再次顶上,针锋相对:
    “他能溃而复合一次,难道能溃而复合十次?!
    “至于所谓必死之心…魏寇何来什么为国而战的必死之心?不过是被司马懿逼战罢了!
    “待我杀得彼辈人头滚滚,彼辈战不敢战,退不敢退,我再给彼辈开一降路,彼辈岂有不降?!
    “如此,岂不夺魏寇之气?!
    “夫战,勇气也!
    “魏寇失气,我军盛气!
    “纵疲惫,犹可以盛气凌人!”
    杨仪心中冷笑,魏延此刻之言简直与当初子午谷奇谋一般无二,皆是“料敌先机”,自认为敌人一定会如他所想那般行事。
    然而事实上呢?
    恐怕司马懿此刻就在等魏延这样的人沉不住气吧?!
    刚欲出言再次驳斥,结果丞相不欲使二人再争下去,以羽扇止住杨仪后肃容出声:
    “好了公威,文长伯圭(孟琰)所言,确有道理。
    “倘能迅速击破眼前之敌,确实能大夺魏寇之气。”
    孟琰这蛮将并不理解汉人话里的弯弯绕绕,只以为丞相要赞同他与魏延的建策,一时欣喜,然而马上丞相又泼来一盆冷水:
    “但也确实不可操之过急,我大军如今应付这两万余人游刃有余。
    “只须如方才那般,待其露出破绽后再以雷霆之势击之。
    “如此,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慢慢扩大优势即可。
    “以眼下情势观之,不至日中,这两万魏寇便要彻底丧失一战之力。
    “至于文长、伯圭忧虑的体力耗殆、士气衰竭…体力确是问题,但士气衰竭,料想不会。
    “司马懿以逸击劳之心明矣,但漕渠以北,仍有镇东将军两万余人在休养生息。
    “司马懿若来击我疲惫之师,则镇东将军可促击其侧翼,我们只须坚守不败,则此战已胜。”
    魏延听到此处张口欲言,支支吾吾片刻又闭了嘴。
    其人也明白,丞相之意已决,便绝不会再有更易。
    最后只能大步跨下这座将台,回自己阵中去了。
    虎步监孟琰见状紧随其后,待行至魏延阵中后才劝道:
    “镇北将军,依我看…丞相说的也有道理。
    “有镇东将军在北,伺机而动。
    “我们这边但须拖住司马懿,坚守不败,则此战必胜,未必要行恃勇弄险之策。”
    大马金刀坐在胡椅上的魏延身子微微前倾,双手杵腿,冷哼一声后忿然以对:
    “孔明求稳,我如何不懂?!
    “只是我魏延何人,怎能心甘情愿当一守阵之将!
    “至于坚守不败?
    “今日之战,乃是大汉北伐以来第一场真正的大战,决战!
    “决定了大汉能否克复关中,还于旧都!
    “谁不晓得,谁能在此战克敌制胜,大放异彩,谁就能军威大振!谁就能彪炳史册!垂光百世!
    “凭什么我魏延在此随孔明顶住压力,却让镇东将军坐山观虎斗,轻易摘下此战最大胜果?”
    闻听魏延此言,孟琰为之一滞。
    赵老将军乃是先帝股肱,国之柱石,声威著于四海,与魏延跋扈自傲不同,老将军威重而不矜,位尊而谦和,朝野上下,莫不敬而爱之。
    如今魏延与老将军有军功之争是事实不假,但这么直白地说出来,未免有些过于……
    “哼,镇东将军已经老了,一身伤病,不知能活到哪日!”魏延继续忿然开口,却是不知孟琰心中如何复杂。
    “若国失大将,这份无上军威岂不白白浪费,到了那时,难道就对大汉有益吗?!
    “孔明就是想压我一头,不愿给我出头的机会!”
    孟琰听到此处已是脸色刷白,赶忙紧张地朝四周望去。
    见到身周皆是魏延亲兵,才暗松一气,随即讷讷道:
    “镇北将军所言确有道理…我…我先回阵去了。”
    魏延见状一滞,自觉失言,但也不以为意,以孔明为人,不会在意他说的这些话。
    只是想到自己子午谷奇谋被驳,今日猛攻破敌之策还是被驳,一时郁郁难平,抬首望天后怒声大吼:“先帝,我魏延何日才能出头?!”
    问天之后,其人胸中郁懑不减更增,当即起身从架上夺过兜鍪,率两百亲兵往敌阵杀去。
    三丈将台上,诸葛牙纛下,丞相与杨仪、费祎等人很快便发现了擅自出阵的魏延。
    杨仪当即怒声大骂:
    “丞相,魏延这厮根本就不知大局为何物!
    “方才建策弄险也是,此刻擅自出阵亦然!
    “依我看…”
    不待其人言罢,丞相辄以羽扇令其噤声,其后无奈叹了一气:
    “不论何时,只要是大汉臣子,便皆有建策之权责。
    “而事到如今,不论是文长伯圭的激流勇进之策,还是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