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44章 还于旧都

第144章 还于旧都

什么倘若从征之人都像你这样,吵嚷着要随天子圣驾一起还于旧都,那这刚刚打下来的关中还要不要了?那这天下还要不要了?
    其子不听,竟还顶嘴。
    大意是你这镇北将军有幸跟天子一起还于旧都,当然这么说,要是天子降旨让你代宗预、冯虎二将留守华阴,或者替我留守临晋,我看你是何作想。
    镇北将军是何作想?
    当场请魏昌吃了一顿竹笋炒肉。
    所以其人适才姿势才如此古怪。
    与此同日,五月十七。
    王师奏凯,龙纛西归。
    待魏昌入据临晋的消息传来,已是第二日。
    五月十八。
    赵云、魏延大军夜宿鸿门。
    骊山台地的大火,到今日已烧了五天五夜,早已蔓延到了骊山之上。
    鸿门距起火点新丰几乎二十里,可知这场大火威势如何。
    极目远眺,骊山北麓距台地最近处已是焦黑一片,昔日郁郁葱葱的森林,此刻已化作万千焦木,枯枝如戟直指天空。
    绵延数十里望不见头尾的大火,今日仍未爬至骊山最高峰,但是想来也快了。
    随先帝打过新野之战,打过赤壁之战,又打过夷陵之战的老革,带着缅怀之情,给年轻的小革们讲起了陈年旧事。
    五月十九。
    赵云、魏延、吴班、陈式、邓芝、张翼、孟琰、爨习诸将,统兵四万自鸿门拔军西归。
    一直留在新丰料理战场后事,抚恤伤残的大汉天子,早知大军会于今日抵达新丰,本欲命人于十里外筑坛迎凯旋之师,却被费祎、郭攸之等臣僚劝阻不必。
    大意是什么陛下亲秉六师,临阵讨贼,故此决战之胜,关中之定,克复西京之功,还于旧都之业,皆乃天威所被,圣略所及。
    赵镇东,魏镇北,至余下诸将,幸承天威而建功立勋,岂敢当陛下郊迎之礼?
    愿陛下存天子之重,于城外设坛受捷足矣。
    刘禅思索再三,最后仍命费祎、郭攸之等人备好犒军牛酒,在城外十里筑坛相迎。
    上午。
    新丰城东十里。
    日头刚升,不算毒辣。
    全副披挂,负弓扶剑的大汉天子在夯土高台上面东而立,静候大军旋师。
    不多时,赵云、魏延二将所领两面先帝龙纛越来越近,至百余步外停了下来。
    旌旗猎猎,甲光鳞鳞。
    刘禅迈步走下高台,环于高台四周的龙骧郎卫在前开道,属于大汉天子的金吾纛旓紧随天子之后,迎着两面先帝旧纛而前。
    一众汉家臣属跟上。
    距两面先帝龙纛二十余步。
    天子龙纛停下,众臣亦停。
    片刻之后,却见那位顶盔掼甲,身披绛袍的大汉天子突然加快了脚步,弃下龙纛与诸臣昂扬而进,脚步铿锵。
    而赵云、魏延、吴班、陈式诸将见此情状,哪里真能让这位天子亲自行至他们跟前?
    在赵云、魏延二将的带领下,数十将校一个个急步前趋,行至天子跟前大礼参拜。
    赵云率先作声:“臣等幸承陛下天威而建此功勋,实不敢当陛下郊迎之礼!”
    魏延当即附和。
    诸将校亦随之附声。
    俯首之间,天子亲临战阵,万军环护的姿态再度浮现眼前,所有人都明白,纵使桀骜如魏延,面对这位有无上军功傍身的天子,也须得存些敬服之心了。
    而一旦连魏延这样桀骜不逊之将都归心诚服,其他各方面皆不如魏延之人,又如何敢在这位天子面前不谨小慎微,战战兢兢?
    这位天子做到了先帝没有做到的事,合该如此。
    沉默片刻,天子出声:
    “倘无先帝为朕奠定基业,倘无诸位将军为朕指麾万军,倘无将士于万军阵中抛头颅洒热血,朕以一夫之力,安得此胜?
    “如今关中大定,我大汉尽复关西之土,再现太祖高帝还定三秦,虎视关东之盛势,愿与诸君同心戮力,共襄汉业!”
    “敢为陛下死命!”赵云应声。
    “敢为陛下死命!”魏延跟上。
    诸将亦随其后。
    天子赐诸将牛酒。
    魏延饮罢率先奋声高呼:
    “大汉万胜!”
    “陛下万胜!”
    诸将紧随其后。
    不多时,数万大军高呼万胜之声响彻骊山,激荡渭水。
    五月二十。
    天子自新丰拔军。
    五月廿一,至长安。
    长安城北。
    渭水之滨。
    一座高大的圜丘立于南畔。
    杨戏早已备好祭天告祖之物。
    只见天子头戴十二旒冠冕,身被十二章衮服,革带玉钩在腰,赤舄絇屦在足,穆穆有天子仪容。
    这是天子祭祀宗庙时所着法服,所谓肩挑日月,背负星辰,非隆重之至则不衣。
    天子上前,焚香以告:
    “维建兴六年五月辛卯,大汉皇帝臣禅,敢以玄牡昭告于皇天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