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65章 潼关

第165章 潼关

的。
    但由于旬日前,赵云、魏延所统汉军衔尾直追,追到了设立在禁沟中间的关城下,所以禁沟以西的通道基本被汉军控制。
    宗预留置两千守卒于此塞障。
    只要能筑起几道城墙,就能有效防止魏军派骑兵入关中骚扰,就跟长城防止草原民族入关一样的逻辑。
    但也跟长城的逻辑一样,台地下的城关只能防骑兵而已。
    魏军若是胆子够大,其步卒可以直接从台地上开路行军,绕过台地上的沟沟坎坎,台地下的汉军城关,直抵华阴城下。
    只是没有粮草为继罢了。
    但来歙当年能以两千人伐山开路翻陇山入略阳,魏军未必不能采取此等战术。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可能发生,魏军所在麟趾塬以西,与麟趾塬隔沟相望的另一座台原上,宗预已经派了几千役夫在台地上夯土筑垒,日后戍卒可以在此凭垒瞭望。
    只要麟趾塬上魏军有动静,这边就能第一时间探到。
    这种近乎于脸贴脸的边防线,毫无疑问,戍守双方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精神紧绷的状态。
    而随着天子突然身临边境,前日刚赴台地的破虏将军冯虎,与巡视边境的安定都尉杨素,精神变得更加紧绷起来。
    “公朴,辛苦你了。”刘禅将杨素的封赏旨意亲手递了过去。
    杨素从妹妹派来的信使那里知道了自己父亲被封为了归义侯,却没听说自己也有封赏。
    冯虎也是个嘴巴严的,并没有跟杨素说天子在华阴之事。
    导致杨素此刻见天子突至,又取出圣旨,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毕竟他从来没有见过领旨谢恩这种事情,脑子一片空白,也只能是不知所措了。
    见天子并不在意,他信手展开圣旨,看了片刻后问:
    “陛下,不知驸马都尉,职责是什么?”
    圣旨上写他被擢为驸马都尉,封关内侯。
    他看不懂汉家官职,只知他父亲被任为安定太守,而他是安定都尉,管安定郡兵的。
    关内侯他多少知道,是二十等爵中的十九等。
    比列侯最低等的亭侯要次上一等,但多少也是侯了。
    一门双官双侯,他们安定杨氏这一次响应大汉北伐,真可谓是逆天改命了。
    与他相熟相善的护羌中郎将赵统笑道:
    “驸马都尉掌天子副车。
    “也就是说陛下车驾出行,你便驾另一车随侍左右,非天子近臣不可为之。
    “大汉第一个驸马都尉,为孝武皇帝所设,任者乃是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
    “金日?”杨素有些惊了。
    虽是羌人,但他家作为安定第一羌豪,也学汉文化的,怎么可能不知汉武皇帝四大顾命辅臣之一的金日?
    尤其这位金日还不是汉人,而是匈奴归附者,简直就是他们这些汉化外族人的标杆。
    就在他惊愕之时,赵统又道:
    “在你之前,驸马都尉乃是我大汉丞相之子,诸葛伯松。”
    “丞相之子?”杨素愈发惊愕。
    “陛下…臣,臣何德何能,能居此职?
    “陛下…您还是让臣继续当安定都尉吧,不然当华阴都尉也成,臣实在不敢受此要职!”
    赵统皱眉佯作不满:“陛下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旨意已下,岂有收回成命之理?”
    “这……”杨素脑子再次一片空白,不知当如何是好了。
    “还愣着作甚,还不赶紧领旨谢恩?”赵统示意。
    陛下既打算聘杨素之妹为妃,将来这杨素就是国舅,到时恐怕就没有再欺负他没文化的机会了。
    “臣…臣领旨谢恩!”杨素俯首作了一汉礼。
    待他再度直身时,眼睛正好与天子双眸对上,他一时不知眼睛该放哪里,四处飘忽。
    与他父亲面貌粗犷迥然相异,杨素既继承了羌人父亲八尺五的身高与一身勇武,又继承了汉人母亲清丽的面貌,因此还得了个安定小马超的名头,迷倒汉羌少女无数。
    这也是为何刘禅还没派使臣去见杨条之女的面,就敢聘其为妃的其中一个原因了。
    一母同胞的兄弟长相不赖,再差也差不到哪去吧?
    摒弃这些杂念,刘禅扭身往对面的麟趾原望去。
    只见原上当真是一座座堡垒,一堵堵关墙,隐约还能看见人影在箭楼上攒动,不由一叹:
    “不愧是三秦锁钥,关中门户,若能夺得此座雄关,便能真正为大汉争取到休养生息的时间了。”
    诚如是,再给刘禅十年时间,大概就能积累出足以一统天下的经济优势与军备优势了吧?
    刘禅确实想休养生息。
    但潼关不握在手中,主动权便不在汉,而在魏。
    除非国家内部烂得不行了,否则就没听说过谁能攻破潼关的。
    安禄山破哥舒翰于潼关,那是唐玄宗强令哥舒翰出关决战,而哥舒翰本人也已因中风而神智不清,基本不能指挥了。
    到黄巢攻破潼关,则是六十万大军打两千守军,血战数日,最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