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您今日要去军营吗?\贴身侍女碧竹捧着早膳的手微微发抖,这一天还是到来了。
\从今日起,入军营要称我为主帅。\苏澜一接过玉簪,却别在了腰间的束带上,\这是圣旨,也是父亲的心愿,更是我必须肩负起的使命。\
府门外,二十名苏家亲卫已列队等候。苏澜一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亲卫们并不惊讶,苏家嫡女的身手一向如此利落。马蹄声踏破清晨的宁静,向着城外的军营疾驰而去。
苏家军大营辕门外,值哨的士兵远远看见一队人马逼近,正要喝问,却认出了那面绣着\苏\字的帅旗。
\是……是二小姐?\年轻士兵揉了揉眼睛。
\什么二小姐!\身旁的老兵低声呵斥,\现在要叫主帅!\
军营中早已炸开了锅。听说老将军年事已高,元宏帝特旨让苏家嫡女接掌兵权,将士们议论纷纷。有人敬佩苏家满门忠烈,愿意效忠;更多人则嗤之以鼻,认为女子就该相夫教子,如何能统领三军?
苏澜一策马入营时,感受到无数道目光如箭矢般射来——有好奇的,有轻蔑的,更多的是怀疑的。她挺直腰背,目光平视前方,任由秋风吹起她的战袍下摆。
\末将参见主帅!\一位中年将领率先行礼,正是父亲的心腹老将徐坤。
苏澜一微微颔首:\徐叔叔不必多礼。\
\哼,军营重地,岂是儿戏之所?\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副将周猛抱着双臂,满脸不屑,\一个女人,懂什么行军打仗?\
营中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澜一身上。她缓步走向周猛,靴底踏在硬土上的声音清晰可闻。
\周副将,\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本帅奉皇命统领苏家军,你若有异议,大可上书朝廷。但在圣旨收回前,军令如山。\
周猛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正要反驳,却被徐坤一个眼神制止。
\主帅初到,不如先视察营务?\徐坤适时上前一步,粗糙的手指在腰刀柄上无意识地摩挲着。他眼角余光扫过周猛铁青的脸色,声音又压低三分:\老将军留下的规矩,新帅首日需点验三军。\
苏澜一指尖在剑穗上轻轻一绕,红色披风随着她转身的动作扬起一道弧线:\正有此意。\
穿过校场时,东侧传来懒散的呼喝声。本该操练的士兵三三两两聚着,有人甚至倚着兵器打盹。见她走近,几个老兵油子慢腾腾起身,眼中尽是敷衍。
苏澜一闭了闭眼。父亲病榻前的话犹在耳边:\苏家军的魂不能散......\可眼前这懈怠之师,哪还有半点\铁血苏家\的影子?
\明日卯时。\她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钉,\全军校场集结——迟至者,军法从事!\
\粮仓。\她吐出两个字,惊飞了檐下啄食的麻雀。
推开陈旧的樟木仓门,霉味混着尘土扑面而来。本该堆满稻谷的仓廪空了大半,几只老鼠从角落窜过。苏澜一蹲身抹了把地面,指尖搓开一层薄薄的谷屑——最新运到的军粮,竟不足账册所载三成。
\兵器库。\她的声音已淬了冰。
排列凌乱的架子上,枪头锈蚀的缨枪与弓弦松弛的长弓胡乱堆叠。最里间的铁甲竟有蛛网垂挂,显然久未打理。苏澜一突然反手抽出一柄长剑,\铮\的一声,剑身竟在阳光下显出斑驳的锈痕。
巡视不过半日,她就敏锐地发现许多问题:粮仓储备不足,兵器保养不善,士兵训练懈怠……
苏家军一向纪律严明,这显然是有意为之的下马威。她不动声色地记在心里,准备晚些再一同清算,从早上一直忙到了中午,她都未尽水米。
碧竹看着心疼,端着提前准备好的午膳进来,传令兵却账外禀报:兵部派来的军需官,前来拜见新帅。
\卑职兵部主事王谦,参见主帅。\一个瘦小男子恭敬行礼,眼中却闪烁着狡黠的光。
前世,苏澜一听父亲说起过此人,是个欺软怕硬、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正好拿此人立立军中威信,省得日后被兵部为难。
\王主事请起。\苏澜一淡淡道,不再卖关子,\本帅查看账册,发现冬衣尚未发放,眼看立秋将至,天气即将转寒……”
\回主帅,\王谦露出为难的表情,\兵部近日库银紧张,赵尚书出事您比卑职清楚,袁侍郎便吩咐各军需按序发放,苏家军怕是还要等上一个月。\
“竟有此事?”苏澜一挑眉轻笑,看来兵部是想拿尚书赵垣被查一事当挡箭牌,不过在她面前此计不通。
而营帐内众将领早已习惯兵部的搪塞之词,均是闻言色变。北地入冬早,此时早已深秋将至,若无冬衣发送,前线士兵如何御寒?
苏澜一指尖轻叩案几,忽然问道:\王主事,若本帅没记错,兵部条例第二十三条明文规定,边军冬衣需立秋前备齐,违者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