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们很快便冲到了惠爱中路与中华路的十字路口,转入中华路。
此时,按照计划,他们还有25分钟时间完成撤离。
通过中华路2200米15分钟,转向江边路前往天字码头的路程1000米5分钟。
这20分钟,是与生命在赛跑,只要按时抵达了,就能搭载炮舰机飞离此地。
士兵们在奋力奔跑着。
街道两边的楼房中,有人打开窗户,大声喊道:“好汉,你哋做咗啲乜嘢?”
这是在问,好汉,你们做了什么?
队伍中的华侨兵能听懂,忍不住在奔跑中自豪的回道:“我们把鬼子的司令部端了。”
听到这话,更多的窗户打开,有人高声喊道:“好样的。”
更多人在用眼神和掌声为他们鼓劲加油。
这些人的支持,让士兵们更有劲了,向着目的地奋力奔跑而去。
而同时,四方阻击点已经无法再阻止越来越多的日军赶来,靠的近的阻击战士也向着天字码头撤退而去,距离远的,则跟着地下党的人离开,潜伏在城里。
似乎一切都按着方文预想的方向进行着。
但并不是这样。
珠江下游,一艘小型军舰正向天字码头驶来。
对于日军海军军备,方文通过吉田深有了解。
他知道这是日军千鸟型水雷舰,排水量约500吨左右,舰长约60米,航速可达20节左右。
船首炮是一座三年式127mm单装炮塔,重量达18.5吨,无对空能力。
船首还有两座双联装六年式533mm鱼雷发射管。
船尾一座三年式127mm双联装炮塔,重量达32吨,还有两座双联装六年式533mm鱼雷发射管,以及一具94型深水炸弹发射器。
但值得注意的是。
这艘军舰上船尾的三年式120毫米舰炮是b型,拥有对空射击功能,最大仰角75度,炮塔可旋转式设计,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水平转动,实现360°全向射击覆盖。
但它有弱点,尽管炮塔可转动,但此炮全凭人力机械摇杆操作,反应速度很慢,只要提前摧毁它,就可以让这艘军舰失去防空能力。
(千鸟型水雷舰)
它怎么出现在珠江航道上呢?
方文想起一件事。
其设计用于近海巡逻、警戒以及布设水雷等任务,同时也是为日军的运输船队提供护航。
22日日军冬至祭,运输船运来了大量的南瓜,恐怕就是这艘军舰护送的。
没想到,它竟然临时留在广州休整,没有离去,反倒成了本次计划的一个大漏洞。
如果让其盘踞在天字码头,炮舰机必然无法降落,完成袭击任务的士兵们就无法登机离开。
他立即打开内部频道,与潘家峰联络。
“潘家峰,你和3号机6号机先行飞往天字码头,有日军战舰,必须解决它。”
听到方文的命令,潘家峰和另外两架炮舰机脱离队伍,直接飞向江边码头,剩下的七架则继续为地面部队保驾护航。
一分钟时间不到,3架炮舰机飞抵天字码头,他们也看到了下游逆流而上的那艘军舰。
同时也收到了方文的无线电联络。
“这是日军的千鸟型鱼雷舰,虽然不是很大,其船上的120毫米舰炮却足以摧毁降落后的炮舰机。我们必须摧毁或者赶走它。注意,它有防空能力,船尾的舰炮可以75度角仰射,等我摧毁它,你们再发动进攻。”
说完,方文便驾驶钦原号俯冲而下。
同时,他左手在机炮操纵杆上按下了换弹按钮。
这是钦原号的备弹,用的是泰山20毫米穿甲破片型机炮弹,是专门用来对付坦克类高甲目标的。
这次,却用来进攻军舰炮塔。
军舰的炮塔防御可不比坦克差,并且方文也没有试过,对此,也不是有绝对的把握。
他控制飞机俯冲而过,在与舰船交错之前,扣动了发射键。
密集的机炮弹射向下方的军舰尾部,先是射穿了数名日海军士兵的身体,后又击中了一枚放在甲板上的水雷。
轰的一声,穿甲弹引爆了这枚水雷,造成了更大伤害。
而最终目标三年式12毫米双联炮塔,却抗下了机炮弹的攻击。
竟然挡住了穿甲弹的攻击!
方文连忙启用透视眼能力。
很久没用的透视眼再生奇效。
透过物质穿透的能力,方文发现了炮塔的装甲内部结构。
这玩意的装甲,并不是全部都那么厚,小鬼子一如既往的将偷工减料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只要不对着装甲最厚的中段区域射击,是可以击穿的。
他迅速拉起机身,在空中调整角度后再度杀下。
这次,成功击穿了炮塔的保护,射入其中的穿甲弹爆炸开,不光是击毙了里面的操作员,还破坏了炮台自身的机械齿轮结构。
被弹片卡住转动齿轮的舰炮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