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秦攻略 > 第74章 回咸阳

第74章 回咸阳

长戈抱在怀中,在冷风中缩着脖子。
    放眼望去,远处的平原上只有一片白雪皑皑,也没有见到有什么人出没。
    直到天色入夜后,队伍又走了一段路,正在闭目养神的扶苏听到了人们的说话声,睁开眼向着车外看去,原来是直道上多了不少行人。
    注意到公子目光看来,王贲策马在一旁道:“公子,前面就是咸阳桥了。”
    扶苏颔首,目光还看向咸阳桥,桥梁尽头还有不少客商与民夫挑着扁担,还有背着包袱走在冷风中的行人。
    已有一队队的甲士跑向咸阳桥,等他们将整座桥肃清,将桥上的行人都赶走之后,站在桥面的两侧,不让闲杂人靠近。
    王贲领着队伍再一次上前,马蹄踩在了桥面上。
    坐在马车内的扶苏只知道马车稍停了片刻,而后继续往上了咸阳桥,吵闹的人群也都没了动静,喧嚣的咸阳桥只剩下了一片肃静。
    坐在马车内,扶苏还能听到马车的轮子摩擦在桥面上的声音。
    此刻转头看去,还能见到寒冬天水流平静的西渭河,寒冬天是渭河的枯水期,此刻的水面很平静,抬头看去还能见到夜空中的明月。
    眼下距离咸阳城还有最后一段路,咸阳城方向来了一骑快马。
    来人正是李由,他朗声道:“郎中令有命,让末将前来迎公子回章台宫。”
    王贲与他交谈了几句,李由就加入了队伍中,领着这支兵马继续前往咸阳城。
    见李由骑着战马到了车驾边上,扶苏问道:“你现在在郎中令麾下办事?”
    郎中令也是九卿之一,主要执掌皇城城防,如今由蒙武大将军兼领。
    按照以前,九卿之一的郎中令应该是蒙恬的,可能是蒙老将军觉得蒙恬的功勋不够,就让蒙恬去上郡挣军功了?
    但原本,九卿之一的郎中令这个位置就是给蒙家的,自然不会给外人,让蒙武来兼领自是合适的。
    况且,王家也在九卿的位置中,占有一席之地。
    李由解释道:“太尉说我守在蜀中调度兵马粮草有功,让我在卫尉任职,仍旧是校令。”
    “这多半又是老师安排的。”
    李由骑在马背上,颔首道:“就是父亲安排的。”
    虽说都是军中校令,但归属不同,如今的李由依旧还是一个小小的校令,但却是皇城中枢直属的,待遇与以前天差地别,而且就在宫门当值,离家也很近。
    “在雍城时,你说你爹只要孙子,要将你赶走,如今却依旧将你留在了咸阳。”
    李由道:“不用父亲赶我,等过了冬,我自请去戍守上郡。”
    扶苏在心中几次劝自己,那是别人家的家事不要去插手,哪怕李斯是我的老师,李由是我的好哥们。
    心中几次反复劝自己之后,扶苏就冷静下来,队伍也走到了咸阳城下。
    王贲先一步去了军中禀报,田安看到公子还坐在马车内,依旧是没有要下车的意思。
    就连后方坐着公子高与公主阴嫚的马车也都一样,安静地在夜色中,尤为安静。
    这种表现是最令军中的将领安心,身经百战的甲士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举动最危险。
    等到城中守将确认之后,扶苏听到有不少将士翻身下马的动静,而后还有交谈声。
    李由行礼道:“公子可以入城了。”
    “嗯,进城吧。”
    田安依旧赶着马车,这个时候的咸阳城已宵禁,所以显得十分安静。
    马车走在宽阔的街道上,一路朝着咸阳城而去。
    直到走入宫门,扶苏道:“让弟弟妹妹先去休息吧,我去见父皇就好。”
    田安颔首,下了车辕领着公子高与公主阴嫚先去了高泉宫休息。
    扶苏也走下马车,整了整衣襟,站在宫门前抬头看去,视野尽头就是灯火通明的章台宫。
    李由还要继续在宫门口值守,扶苏就走向了章台宫。
    此刻的章台宫内,嬴政正在吃着一碗面,目光盯着文书正在看着。
    扶苏走上章台宫前高高的台阶,似乎是始皇帝提前有交代,不用经过禀报,就有内侍主动领着公子走入大殿。
    来到温暖的大殿内,扶苏一直走到父皇近前,见到地上还散乱着几卷竹简,看着还挺乱的。
    也没等父皇开口,扶苏很自然地将地上的竹简收起来,而后重新整齐摆好。
    嬴政搁下碗筷,继续拿起笔,就要处置国事,又道:“冠礼可还顺利?”
    扶苏道:“很顺利。”
    “这些天你不在咸阳,渭南那边的建设颇有成效,你应该去看看。”
    “儿臣如今回来了,得了空闲自然会去看的。”
    嬴政颔首道:“坐吧。”
    扶苏在一侧坐下,而后又拿起边上的竹简看了起来,这卷竹简所言的是一个有关张良的韩地旧贵族的记录,这上面所写的都是有关张良近三年的行迹。
    “朕让李斯去查这个人了,此人当年在韩地也是颇有赞誉的,只是此人又跑了,现在音讯全无,能让李斯都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