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道:“臣在渭南的所见所闻已写下来,让人呈报给陛下了。”
注意到对方的笑容,扶苏迟疑地收回目光,忽然又觉得丞相该不会刻意地美化渭南功劳?
扶苏也只是稍稍一想。
李斯又与边上的将士交代了几句就急匆匆回去了。
眼看着这些辎重被装上车,扶苏又觉得关中既然是大秦的基本盘。
关中就需要更富庶,只有更富庶的土地才能养出更多的人口,也才会有更多的人来维护这一份富庶。
待辎重都装完,一车车的辎重也出发被运往了上郡,扶苏也才走回了咸阳。
夜里,程邈还在核对着今天的粮草运送事宜,做完这些之后天色已黑。
翌日,咸阳桥边,程邈带着一些吃食来到了这里。
他的目光在桥边扫视了一圈,就发现了现在坐在西渭河边正在烤着肉的张苍。
张苍脚边还放着几卷竹简,看起来是繁忙中有了些许清闲,才来这里烤肉。
程邈走上前道:“如何?”
闻言,张苍神色不耐地抬头,本想问是谁打扰雅致,正要开口,见到了一脸笑容的程邈。
不等张苍说话,程邈便坐了下来,两个显胖的坐在火边,一边说着话,一边拿出两张饼分放在火边。
程邈拿出一个竹筒,递给他道:“这是公子赐的,让我也给你拿一罐。”
张苍闻言,打开竹筒,好奇道:“这是什么?”
“公子所做的肉酱,用来拌面吃最佳,也可以涂在饼上。”
张苍用手指沾了些尝了尝,不过刚抬头,就见到了一个妇人,这个关中妇人的脸颊红彤彤的,倒不是因害羞,而是本就红。
她跑上前,放下一个小篮子,而后又快步跑开了。
张苍揭开盖在篮子上的布,入眼的是一块块的黍米糕。
其实张苍在这里根本不缺吃食,他甚至还有些胖了。
那个妇人体态很不错,一看就是好生养的。
程邈吃着饼,忽然明白了什么,本来自己还挺担心他的,不过现在一看,确实是自己的多虑了。
他在这里的生活别说有多好了,光看那个妇人的眼神,就差要把张苍给吃了。
程邈低声道:“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张苍道:“午时都未到。”
“唉,朝中还有不少事我就先回去了,公子嘱咐的事,那些文书都还未整理。”
说着话,程邈站起身就往咸阳桥走去。
关中的粮食又要成熟了,此刻的渭南。
田地里长满了粮食,但此刻的章邯却没有喜色,而是有更多的忧虑,这忧虑也是来源于压力。
站在一旁的叔孙通觉得,其实公子扶苏……根本没有给过他很大的压力,可以说是一点压力都没有,反而是章邯放手去做。
建设渭南,富裕渭南,这两件大事对章邯来说就是两座大山,他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其实刚到敬业县的两个月间,章邯已经“消灭”了敬业县的所有闲汉,让所有男子都去挖渠了。
而现在,这四五年间,章邯也的确“消灭”了这个渭南的所有闲汉,让每个男子都去劳作。
这也就造成了潼关城的修建进度尤其迅猛,只是半年间就建造出了十分厚实的城墙。
敬业县的织布作坊确实有起色,而且敬业县每一个妇人几乎都会织布,就算是敬业县不种田了,光是用布匹换取粮食,都能够养活整个县了。
敬业县的每个十岁以上的孩子都会识字读书了,这要放在以前几乎是不敢想的事。
这里的景观的确很好,叔孙通从一旁桑树上摘了桑葚,放入口中嚼了两下就咽下了。
桑葚黝黑,种得很不错。
让章邯觉得压力巨大的事也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除了进展较好的敬业县,其余各县其实没什么进展。
大荔县的枣一直都长得很好,甚至不用怎么管,每年都能得到一个收成。
本想着下邽种柿子的,可下邽的人不会种柿子,请了几个种树的人,种了几棵下去,入夏就死了。
还有华阴县的葱,收成确实好,但能用来种葱的土地并不多,十余亩还是司马欣游说了好多村民,再用粮食与对方换的,也不知道今年的入秋之后会不会有起色。
潼关就更不要提了,潼关城没有三两年是建不好的。
叔孙通很想与章邯说,这些事做不好本就不是他的事,这里面有人的责任,也有天时与地利的缘故。
再者说,这世上也不能什么好事都让渭南占了。
有点不顺心也是正常的。
叔孙通也不太希望章邯因为责任心,从而长久自责。
这个时候劝章邯是没用的,叔孙通抚须想了片刻道:“你可知丞相李斯去见过司马欣了?”
章邯道:“知道。”
叔孙通又摘了一颗桑葚,低声道:“当初娄敬给公子扶苏献策,公子扶苏将娄敬请来了关中,司马欣担心公子扶苏真会接受了娄敬的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