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秦攻略 > 第84章 归来的人们

第84章 归来的人们

好,常年不是旱就是涝,是一个李郡守,治好了江水,让蜀中之民有了这么好的田地。”
    老农又道:“以前呀,要治理江水就要凿穿这玉垒山,可这玉垒山石头太硬了,我那时候还小,只记得那时候的父母用柴禾烧山,再用雪水浇山,之后这山就可以被凿开了。”
    老农的年事已很高了,他现在所说的也都是他父辈的事。
    “那位郡守神通广大呀,他治好的江水,让我们耕种,养活了好多好多人啊,我们蜀人都参拜那位郡守的。”
    说着话,这位老农神色激动,禄也是神色动容。
    老农说着话,他浑浊的双眼像是在玉垒山下寻找着什么,他好像看到了四十年前,在挖掘玉垒山的人们,那时候就算是在夜晚也有很多火把在晃动。
    人们凿开了玉垒山,用火烧水浇凿开了山。
    将江水分流,分成了外江与内江。
    之后,李冰过世了,李冰的孩子又用了十余年治理江水。
    禄听着这些话,神情也颇为向往,他想到了李冰父子的智慧,造福了蜀中之民,也让蜀中成为了一个大粮仓。
    老农道:“你是带兵的将军?”
    他摇头道:“我不是带兵打仗的。”
    “你不打仗,你去那边作甚?”
    老农的话语中带着诧异。
    禄恭敬地回道:“我是大秦的都水长。”
    “都水长?这是做什么的官?”
    “我身为都水长也是治水的,南下是为了修渠,我在南方修了一条渠。”
    “修渠?”
    “那条渠叫灵渠。”
    老农惊疑道:“你也会治水?”
    “是啊,也算是吧,其实在咸阳也有一个会治水的人,他是公子扶苏,是始皇帝的儿子。”
    老农缓缓点头。
    回到营地之后,禄开始书写文书,写着有关修建灵渠的诸多过程。
    蜀中又下起了大雨,众人只能留在这里。
    随着雨水的到来,江水滔滔而过,在此地的守将观察中,这位都水长时常会从栈道上登上玉垒山。
    从玉垒山俯瞰这条岷江。
    雨水下了一天,蜀中的天气又晴朗了两天。
    早晨,天刚亮,两个军中的甲士早早出了营地,这两人也是跟着都水长一路从桂林郡来到蜀中的。
    现在的桂林郡还没有一个郡城的样子,他们跟着都水长离开桂林郡时,那里也都是还是一片片村落。
    其中一个男子来到江水边,看着江水倒映中的自己,低声道:“你我现在回去后,爹娘还认得出我不?”
    毕竟都离家三年了,走出关中时那时才十七岁,现在要回关中了,却已经年过二十。
    男子到了二十岁,下巴已蓄养起了短须,去了南方三年,整个都变了样。
    一旁的甲士闻言,笑道:“你三五岁的时候才多高,你不过是年长了三岁,你爹娘怎会不记得你。”
    “唉……”
    那甲士长叹一口气,道:“回了关中多半就要成婚了,也不知爹娘给我找好了婆娘没有。”
    稍年少些的男子笑着踹了他一脚。
    正叹气且有些忧伤,还说着自己就要成婚的甲士,被这么一踹,一时间没有站稳,整个人跌入到了江水浅滩上。
    刚换好的干净衣裳,一时间又变得湿漉漉。
    等他再走动岸边,营地里三三两两的甲士也都出来了,今天是他们开拔要回关中的日子。
    众人听着都水长的吩咐,比起在南方的山林中的江南与困苦,那时候他们活像一个个野人。
    现在,他们过得算是好了不少,而且都有了鞋子穿,还有衣服换。
    临行前,都水长禄几次向这里的守将表达了谢意。
    其实守将们也都是奉命行事。
    而后,都水长看着跟随自己又要回关中的孩子们。
    刚从关中出来时,他们的确都是半大孩子。
    再看看如今的他们,一个个不是脸上有了疤痕,或者是须发茂密,还有的长了不少胡须。
    三年时间,真的能够改变这些孩子,原本胆小的孩子,此刻也都大胆了不少,以前那些较为冲动的孩子,现在稳重了许多。
    困难是能磨炼人的,这些孩子回到关中之后,肯定也会再有一番作为。
    还有一驾驾的马车从营地中被拉了出来。
    都水长禄带着队伍,一路朝着关中方向而去,
    一路上正值蜀中瓜果成熟的季节,一行人从山间的小道走过,惊起了一片鸟群,又见到山上还有不少人正在采摘山上的果子。
    队伍行进了三天,距离终南山只有几里地。
    一队兵马在此地已等了数天,这支队伍的规模不大,为首的将军名叫陈艾。
    陈艾是一种草药的名称,孟子有:言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正是陈艾这个名字的由来。
    大抵是希望用这个名字的孩子能够无病无痛,即便是生病了也能够痊愈。
    “将军,有一支从蜀中来的兵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