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开局龙象般若功,我靠技能点横推 > 第39章 人间惨剧

第39章 人间惨剧

    苏青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一路上,他见到太多的房屋被冲倒。
    见到到处都是面黄肌瘦,骨瘦如柴的灾民。
    他们破衣烂衫,手脚皲裂,被饥饿折腾得脱了相,走起路来踉踉跄跄、斜腰拉胯,似乎风一吹,就要被吹倒。
    这是任何的电视剧的拍摄技术,不能够伪造的,让皮包骨头,有了真正的具象。
    靠近孝丰,灾民的数量,呈现出增多的倾向。
    也对,灾民也清楚,纵然是朝廷的赈灾,可以延伸到镇上,已经是不知道是多久后。
    有可能到死,都等不到赈灾。
    唯有经过跋涉,来到县城外,灾民才一线生机。
    一行人风尘仆仆赶到孝丰时,正是傍晚。
    不过,天色还没黑下来!
    此时,进出孝丰县城的门户已经锁死,不允许其它人随意进出。
    远远的,苏青看到在城门口附近,五口大锅架在石头叠成的大灶头上,锅里冒着一股股冲天的水气。
    每口锅前,都搭着一个木架。
    一个衙役赤着膊,站在木架上,叉着双腿,操着一根长长的木棍,往锅里用力搅着。
    等着领粥的灾民,大都是老弱妇孺,个个肌疲脊瘦,在锅前排着长龙般的队伍。
    眼睛张望着,那锅前一下一下挥动着的铁勺。
    挥着铁勺打粥的,也是些衙役,他们动作飞快。
    只见,那勺子往锅里一闪,一勺就满了。
    哗的一声,那勺里的粥,就已经盛在高举着的碗里。
    打在碗里的粥,稀薄得可以照脸。捧着碗的是个老头,埋下脸就喝,喉咙里一阵响,碗就空了。
    那老头舔着碗,摇头道:“唉,人人都长着三升米的肠子,这一勺稀粥填在哪里?”
    又有一干瘦的男孩踮着脚,高举着一只大碗,勺声一响,碗里晃荡起大半碗稀粥。
    等苏青来到队伍附近,他的脸色不好看。
    这粥太稀了!
    朝廷赈灾,都有要求的。
    民间有谚语,大口小口,六斗三斗,意思很简单。
    大口,指的是十六岁的成年人口。
    而小口,则指五岁到十六岁的未成年人口。
    标准就是大口,每月六斗米,小口三斗米的配额。
    按照灾情的严重程度不同,赈灾的时间,三个月到六个月不等。
    苏青视线中稀薄的粥,明显低于朝廷的赈灾要求。
    上报的时候,这县令绝对会按照灾民配额申请。
    多的不说,苏青可以笃定,他们贪墨至少七成以上。
    正在苏青思索的时候,嘎吱嘎吱!
    那紧闭的城门口,突兀的被推开。
    城内随之推来几辆木车,上面装着几个大木桶!
    “难道,今天除了稀粥外,还有其它的?”
    看到这一幕,已经领了稀薄粥的灾民,纷纷拿着碗,乱哄哄的挤了过去!
    苏青已经认出了县令的本来面目,清楚他不可能平白无故再次赈灾。
    “那木桶中到底是什么?”
    心中想着,他也如同那些灾民一样,向着城门口靠近。
    只是还没有靠近,苏青的眉头却是微微皱起。
    恶臭!
    那木桶摇晃的时候,一阵阵恶臭的气息,从其中散发出来。
    “呕呕!”
    一阵阵干呕声传来。
    “不对!
    这大木桶中,根本不是二次赈灾粥。
    粪便!
    那是一桶桶粪便!”
    此言一出,四周立刻响起一阵阵的喧哗。
    甚至,有人大叫:“这是要我们吃粪便吗?我不要!”
    随着众人狼狈后退时,苏青却是发现。
    紧随着被推出的木桶,还有一些衣衫褴褛的百姓,有气无力的,被押解着驱赶出来。
    走在最后的是,一个穿着光鲜亮丽的达官贵人。
    “见过主簿大人!”
    那些正在施粥的衙役纷纷躬身。
    只是看了一眼,王主簿便没有再关注。
    随后,他将目光从众灾民的身上划过:“皇粮国税,乃社稷血脉、兵甲之资、河工之本,尔等黔首,当以忠孝之心纳之。
    今岁田亩税依洪武旧制,上田每亩一斗二升,中田九升,下田六升,旱地折银三钱;丁口税男丁岁纳绢三尺,或折糙米八合;商税凡市集货殖,三十取一,牙行脚力另算。
    数日前,我已经通知乡里。
    今天,各里甲携鱼鳞册至廪库交割,却发现还有不少人逾期未交。
    大明律有明文,逾期者,一日加征耗羡银一分,五日则锁拿户主,田产充公。
    然而,当税吏登记田产时,这些人竟然选择暴力抗法。
    不严惩,不足以证明大明律威严。
    来人,将这些暴力抗税之人,给我塞进这一个个木桶中,给我活活闷死。
    当然,如若感觉被粪便闷死,死的不体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