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诸葛珪憔悴的表情,奶声奶气的说道:“父亲无需忧心,您做得对!
孩儿虽不知到底为何,但夜观星象,却只这泰山三大世家,皆是大凶之兆,命不久矣!
而我诸葛氏,唯有与他们保持距离,才能免受伤害!”
“既然三大世家皆有大凶之兆,那这泰山郡只怕是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如此大变之中,难道我等只是与三大世家保持距离,就能独善其身?
依为父之见,不若直接上书辞官,然后带着你们离开泰山郡吧。”诸葛珪艰难的咳嗽了两声,喘着粗气道。
其实他倒无所谓,他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怕是已经抗不了太久了。
不论这泰山郡中出现多大变局,也无非是让他早死几天而已,没什么要紧的。
可是他却不能让两个儿子被陷在这里。
他这两个儿子,皆是人中龙凤。
尤其是次子诸葛亮,未来诸葛氏的门楣,只怕是要靠他来光耀了。
绝对不能被毁在这里了!
但诸葛瑾却是断然摇头道:“父亲重病在身,此时离开泰山郡,无疑是要父亲丧命!
我等身为人子,岂能做出这等人神共愤之事!
此事断不可为!”
“是呀,父亲,或许你不相信,但孩儿真的没有骗你。
我观那三大世家皆有大凶之兆,但这泰山郡却有大吉之兆!
我们诸葛氏同样有大吉之兆。
留在这泰山郡中,不仅不会受到伤害,反而是有兴旺之相啊!”诸葛亮也是劝说道。
其实这话不是他第一次说了,但诸葛珪却始终不太信。
以为这是诸葛亮为了不让他抱病离开泰山郡,而特意找出来的理由。
世家大族乃是一地根基,连世家大族都有大凶之兆,底层百姓又哪里来的活路?
怎么可能出现当地世家大族大凶,而当地却大吉的现象?
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嘛!
不过面对两个儿子异口同声的反对态度,便是他这个父亲也无可奈何。
毕竟如今他已是重病缠身,郡丞的日常事务,其实很多都是诸葛瑾在代他处理。
而重要事务的决定权,其实已经在诸葛亮的手中了。
……
在泰山世家们各自谋划的时候,季秋也没闲着。
他带着张宁、典韦、黄忠、赵云,在亲卫营和骑兵营的护卫下,踏上了前往任县的道路。
而任县,是泰山黄巾的地盘!
季秋对泰山黄巾的态度,发生了一些轻微改变。
最初,他获得泰山郡尉任命时,对泰山黄巾的态度,是剿抚并用,以剿为主。
这是因为他当时的声望不高,兵力不强,同时与泰山黄巾也没有任何联系。
泰山黄巾对他不会服气的,他必须先将泰山黄巾的精锐力量彻底剿灭,将泰山黄巾给彻底打服了,才能收服他们。
但随着陈留之战结束,他在这天下也算是有了些许声望。
而陈留整编,又让他的军力获得大量提升。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练成了太平要术,收服了张宁。
成为了正统性十足的第二代黄巾教主。
这让他拥有了成建制收服黄巾势力的基础。
于是他对泰山黄巾的态度,就变成了剿抚并用,以抚为主!
嗯,
打,还是要打的。
不打,就无以立威,就无法彻底收服黄巾势力!
季秋可不愿意只做个名义上的黄巾教主,眼睁睁看着下属顶着他的名头胡作非为。
他要做的,是将黄巾势力彻底打碎,嚼烂,变成自己的养分!
请收藏本站:.4e54.icu。手机版:m.4e54.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