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道的设计,完全依照孙武阵图的变化之法,即便敌人侥幸进入,也会在这迷阵中迷失方向,成为瓮中之鳖。
当外敌来犯,邬堡上空便会泛起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这是依照孙武阵图运转而激发的神秘力量。
进攻方踏入光晕范围,行动会变得迟缓,武器的威力也会大打折扣,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削弱着他们的气势。
而防守方,则会在光晕的笼罩下,力量、速度与反应力都得到显著提升,手持兵器的手臂更稳,射出的箭矢更准,就连平日的疲惫也一扫而空。
邬堡内部,各个建筑群之间的布局同样暗含兵法之道,街巷蜿蜒曲折,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含阵图变化。
中心处的孙氏宗祠前,立着一座古朴的孙武雕像,每当危机时刻,雕像双目便会泛起微光,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充满智慧与力量的邬堡,让来犯之敌望而却步。
正厅之中。
一名文士手捧书信,正在面容严肃的诵读:“孙公钧鉴:自黄巾祸乱,天下苍生蒙难。
今寿光县城遭十万黄巾精锐重重围困,城垣内外,硝烟蔽日,战鼓之声震彻云霄。
贼军架云梯、撞城门,攻势如汹涌恶浪,昼夜不息,城防已然千疮百孔。
城内守军虽拼死抵抗,然寡不敌众,粮草将尽,箭矢几绝,军民死伤无数。
百姓哀号,将士疲敝,危局如累卵之危,旦夕之间恐城破人亡。
我寿光与贵邬堡同处乐安郡,血脉相连,唇齿相依。
昔日孙氏先祖以兵圣之智保境安民,威名远扬。
今恳请贵邬堡念及同宗情谊,速发精兵驰援!
愿以城内粮草辎重为资,以表诚意。
若贵军及时赶到,内外夹击之下,必能大破黄巾,救我寿光于水火,保乐安郡一方安宁。
望诸位英杰以天下苍生为念,莫作壁上观!
泣血以盼,望速垂救!
寿光县令顿首再拜!”
“言辞恳切,态度焦急,看来这寿光县城是真的快要守不住了。必须立刻发兵救援才行!
来人,传令天驱军,立刻集合所有兵马,随我前去救援寿光县城!”田氏家主听到书信内容,立刻下达命令说道。
寿光乃是乐安门户,是抵御青州黄巾的第一线,至关重要,不能有失。
他必须立刻赶过去。
但一个少年却挡在了他面前,沉声道:“父亲且慢,此事还需从长计议。那管亥已经在北海国内沉寂了一年之久,怎会突然攻打寿光县城?此事怕是有诈啊!”
这少年名为孙历,乃是孙氏家主之子。
历史上其曾官拜幽州刺史,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建安年间,他在袁绍麾下率军大败公孙瓒,并以少胜多击退乌桓骑兵。
建安二十四年,他识破关羽北伐的虚实,向曹操献上“联吴抗蜀”之策,对三国鼎立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整个汉末时期的乐安孙氏,孙历算是最璀璨的人物了。
不过此时的孙历,显然还没有改变他父亲决定的能力和威望。
孙氏家主摇头道:“黄巾本就是流寇,他们抢到了足够吃一段时间的粮食,就会沉寂一段时间。
而等到粮食吃完了,自然就会重新出来抢夺粮食!
这没什么稀奇的。
至于他们为什么围困寿光城,那就更简答了。
必然是因为北海国内,已经别他们肆虐的一塌糊涂,根本找不到吃的了。
所以才会想着来祸害我们乐安郡!
因此,我们更不能让他们攻破寿光县,进入到乐安郡了。
必须将他们全歼,最低也要把他们逐出乐安郡才行!”
“可是……”孙历还想要继续劝说。
但孙氏家主已经不给他这个机会了,断然说道:“好了,军情如火,不容耽搁,你既不愿救援寿光县,那就留在孙氏邬堡中,防守邬堡吧!”
随后孙氏家主留下孙历防守孙氏邬堡,自己带着三万天驱军出了孙氏邬堡,直奔寿光城。
……
寿光官道。
如一条银灰色的绸带,笔直地铺展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
官道由青石板与夯土层层垒筑而成,平整宽阔,可并行八驾马车。
历经岁月打磨的石板泛着温润的光泽,缝隙间偶尔钻出几株嫩绿的野草,为坚硬的路面添了几分生机。
道路两侧是一望无际的旷野,遍野的麦苗随风起伏,似绿色的波浪漫向天际。
官道穿行其中,仿若被翡翠簇拥的玉带。
季秋站在远处,遥望着这条官道,轻笑道:“志才呀,自古伏击皆是选在险要之处。
你却偏偏反其道行之,选了这宽阔笔直,两侧一览无余的寿光官道,作为伏击地点。
还真是出人预料啊。”
“主公谬赞了,属下这也是没有办法。
乐安郡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