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当真拥有瞬间移动的先天秘术,那主公可还记得洛阳城及周边三辅之地中,莫名消失的百姓?
倘若这些百姓都被季秋搬到了治下三郡之中,那季秋治下的百姓数量,可就远不止一百多万了。”
早在袁绍与董卓在洛阳城中斗法的时候,他就已经察觉到洛阳城的百姓,正在莫名其妙的迅速消失。
不过当时他虽然有些奇怪,却也没有多想。
毕竟这事跟他也没什么关系。
洛阳城是注定不会落到他手中的。
当时他甚至有些幸灾乐祸。
认为董卓忙活一场,最后却只得到了一座空城,实在是没什么价值!
后来联军讨董,与董卓在虎牢关前交战半年。
当时联军的很多有识之士,便看出董卓很可能会利用这段时间,在洛阳三辅之地大肆搜刮民财练兵。
大家都很担心,董卓会用这段时间练出大量兵马,然后出关打败讨董联军。
因为这个原因,甚至一度让联军中的很多诸侯都产生了退意。
可就在他们准备散伙的时候,这虎牢关上的董军,却是自行退兵了。
而进驻到虎牢关上的关东联军却发现,此时的洛阳城及周边三辅之地,已然是近乎变成了一片白地!
他们也不知这是为何,最后只能将此事推到是董卓身上,认为是董卓的横征暴敛,才导致了这种情况。
不过这种情况按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董卓再怎么横征暴敛,也不可能把洛阳三辅之地的百姓都给祸害完啊?
尤其当时他面对关东联军的压力,也不可能光顾着祸害百姓,而不征兵吧?
同时,那些百姓消失了的村落,都被清理的很干净,也不像是被屠戮的样子。
反倒像是有准备的搬迁了。
不过因为找不到其他合理理由,所以此事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
但如今听了许攸的话,再反思当初的情况,如果季秋当真拥有无视距离运兵的能力,那他自然也拥有无视距离运送百姓的能力。
那他很有可能利用董卓与讨董联盟对峙的这个时间段,提前将洛阳及三辅之地的百姓,全都搬到自己治下去啊。
而董卓或许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一点,知道想要从洛阳三辅之地征兵对抗讨董联盟已经不现实了,这才果断决定撤兵的。
袁绍想到此处,脸色顿时严肃起来,沉声道:“如此说来,这季秋在出兵北海国之前,治下人口总数,便已然超过了千万?”
“或许没有那么多,虽然季秋可以无视距离搬迁百姓,但仅以泰山、齐、乐安三郡之地,又如何能够养得起千万百姓?
即便是季秋清理了这三郡的世家大族,让官府直接对接百姓,也不可能。
所以属下倾向于他治下百姓数量,应该是三百万左右。”许攸说道。
袁绍倒吸一口冷气,沉声道:“便是只有三百万,那也不得了啊,这都顶得上三个渤海郡了!”
“是啊,所以这季秋才有如此多的龙气,能够迅速转移部队,在短短三日内击败孔融和华歆,拿下北海国和平原郡啊!”许攸叹道。
袁绍沉声道:“不行,不能让季秋继续这么发展下去了,他这能力也实在是太恐怖了,发展潜力实在是太大了。
若是再让他发展一段时间,怕是这就再也无人能够压制他了!”
“属下也知道,的确是要尽力打压季秋,可是以我军目前的能力,怕是很难做到这一点啊。”许攸苦笑道。
目前袁绍的势力范围,是占据了渤海与河间两个郡,就人口户籍来说,是拥有两百多万人口。
即便是与出兵北海国之前的季秋相比,也是拥有相当大的差距。
更别说如今已然是占据了北海国和平原郡的季秋了。
若要袁绍压制季秋,即便是他拿出了所有兵马,只怕是也没有多少胜算。
而袁绍是不会拿出全部兵马的,毕竟他目前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夺取冀州。
总不能为了压制季秋,而放弃战略目标的。
那季秋死不死不知道,但他是肯定要死了。
袁绍可没有为他人开路的高尚情怀!
不过袁绍到底是袁绍,能够逆风超神,顺风超鬼。
外部给他的压力越大,他就越强大!
所以他只是稍稍思考了片刻,便轻笑道:“无妨,我虽无法直接打压季秋,但却有他人可代为出手。”
“嗯?那主公以为可让谁出手呢?”许攸连忙问道。
袁绍道:“徐州刺史陶谦!
此人也算是一方豪杰,入主徐州三年有余,不仅基本清理了徐州黄巾,还整合了徐州世家力量。
如今麾下拥有十万丹阳兵,还能调动二十万以上的世家私兵。
若能让他出兵,莫说是压制季秋,便是一举灭亡季秋,也不在话下!”
“主公言之有理,只是如何才能让陶谦出兵攻打季秋呢?”许攸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