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山,一路辛苦了。”郑玄淡淡说道。
季秋轻笑道:“为民奔走,在下并不觉得辛苦。”
“为民?不知使君以为,何为民?”郑玄问道。
季秋笑道:“民者,国之本也!何为国本?在于龙气、赋税、徭役!是故,凡是能够为国家提供龙气、赋税、徭役者,皆为民!”
“此民甚多,如何管理?”郑玄说道。
季秋道:“建大城,聚万民便可。”
“何来如此多的资粮?”郑玄问道。
季秋道:“吾自有办法,泰山郡中十二城,已建成一年,欣欣向荣!”
何为民?
这是东大自古以来的一个大问题。
或者可以说,整个东大历史,其实就是一个民字的演变史。
先秦时期,所谓民,指的其实就是拥有正式身份的国人,也就是士族。
主要成员包括贵族下层、工商业者、平民。
他们拥有政治参与权、军事参与权、祭祀与教育权。
同时也承担赋税与徭役,和保卫国家的义务。
从秦到前汉,随着天下一统,王朝统治的疆域与百姓数量都大幅度提升,以国人为民的体系已经无法继续维系了。
于是民就变成了那些应有一定财产土地的小地主。
这些小地主承担了为国家纳税的主要义务。
前汉一以贯之的陵邑制度,在本质上,就是为了维护地方上小地主们的利益,将那些压制和迫害小地主们的大地主和大豪强全都强制性的迁走了。
但后汉建立后,因为刘秀起家依靠的就是大地主和大豪强,所以他也只能为何这些大地主和大豪强们的利益。
这就导致了如今天下的民,已经变成了那些传承数百年的世家大族了!
总而言之,民者,就是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也是一个国家的治理核心和主体。
所以郑玄这个问题,看似是在问何为民,其实是在问,季秋准备以哪个阶层作为势力主体!
是在问,他这个势力,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而季秋的回答,则是非常明确的说,民就是能够为国家提供龙气、赋税、徭役的底层百姓。
他们就是国家的根本,他的势力就是代表他们利益的。
郑玄说,底层百姓太多,朝廷难以直接管理,那该怎么办呢?
季秋则说,可以建立大型城池,将大量底层百姓聚集到大型城池里,如此就能由朝廷越过中间商,直接管理了。
郑玄说,这需要大量的资源和粮食,这些资源和粮食又该从哪来呢?
季秋说,我有办法解决,你不用担心,泰山郡中有十二座大型城池,已经平稳运行了一年之久,至今也没有发生问题。
郑玄深深看了季秋一眼,没有再继续这个问题,而是问道:“听闻使君对治下世家大族颇为苛刻,已经消灭了治下所有城外世家,却不知使君以为,世家可以禁绝乎?”
“不能。”季秋摇头道。
郑玄道:“那又为何要如此行事呢?”
“虽不能彻底消灭,但只要能够对其作出限制便可以了。终我一世,只要能将世家大族限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便可以了。”季秋平静道。
世家大族这个阶层,即便是到了现代都没有完全消灭。
只是改变了一个形态而已。
所以从未奢望过彻底这个阶层。
而且客观来说,若是真的消灭了这个阶层,也未必就是什么好事。
因为这个层次的诞生,本质上是源自于人性。
如果彻底消灭了这个层次,那就是彻底消灭了人性。
当人类失去了人性,会发生什么,真的很难说。
所以季秋的目的,从来不是消灭世家大族阶层。
他只是要将这个阶层限制在一定的范畴内。
就像前汉的陵邑制度一样,定期收割世家大族!
请收藏本站:.4e54.icu。手机版:m.4e54.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