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先将当前情况,向三人做了通报。
然后询问他们应该如何应对陶谦的十万强军。
戏忠和郭嘉的态度,都是比较轻松的。
戏忠笑道:“主公,如果只是需要应对陶谦的十万强军,那完全没必要兴师动众。
虽说我军的总兵力,也只有十万强军,但进攻与防守是截然不同的。
一直以来,我军都是处于进攻状态,所以兵力才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但若只是用来防守的话,莫说是陶谦只派来了十万强军,他就算是把能够调动的三十万强军部队,全都派过来,我们也无所畏惧!”
“不错,依属下之见,这于我军而言,反而是一个天赐良机!
陶谦派来的这十万强军,其中有三万是其本部丹阳兵,另外七万则是徐州境内世家大族的私兵。
若是属下所料不错,这三万丹阳兵,应是当初陶谦用来封锁泰山郡徐州通道的那三万丹阳兵。
七万世家私军,则是琅琊东海两郡的世家大族私兵!
所以我们若是消灭了这十万强军,就能直接消灭琅琊东海两郡的有生力量。
使这两郡兵力形成真空!
那我们不仅能够解决危机,还能再占两郡!”郭嘉说道。
徐州地势,可谓是得天独厚矣。
内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不论是发展农耕,还是发展商贸,皆是非常便利。
对外则以泰山、沂山、蒙山等山脉构成徐州西北部的天然屏障,抵御兖州来敌。
尤其彭城位于泗水河畔,周边虽为低矮丘陵,但城南山口扼守徐州西部入口,形成“一夫当关”之势。
同时彭城作为水陆交通枢纽,既是防御核心,也是进攻跳板。
历史上刘备就曾以彭城为中心,整合北徐州力量对抗袁术。
淮阴、盱眙一线是徐州南部防线,泗水在此汇入淮河。
控制此处可阻止南方势力沿泗水北上。
亦可谓之天险矣。
整个徐州防御体系,唯一的弱点,就是青州方向。
沂水与沭水之间的冲积平原是连接青州与徐州的交通要道。
控制沂沭河谷可切断青州与徐州的联系,但该区域地势开阔,需依赖人工防线进行防守。
所以徐州若要抵御青州攻击,就要派出大军驻防边境。
想来这也是陶谦前来攻打徐州的目的之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即便是陶谦不想着扩张势力,也要防备季秋壮大后,进攻徐州。
青徐两州,本质上是一体的。
无论哪方实力强,都可以顺利夺取另外一方的土地。
所以,只要消灭了陶谦派来的十万大军,那琅琊东海两郡,就成了既无兵马,又无险要可守地方,轻易就可夺取!
戏忠眼睛一亮,说道:“奉孝此言大善!
只是如此一来,就需要好生盘算一下我军的兵力配置了。
毕竟如今我军新占北海郡和平原郡,这两地皆需要大军镇守。
若是再占两郡,我军能够吃下去可就是个问题了。
贪多嚼不难,有时候,与其盲目扩张,不如先扎牢根基!”
季秋势力与龙气三国世界的其他势力,是截然不同的。
其他势力在打下一块地盘后,几乎不用多少力量进行镇守。
只要跟当地的世家大族达成合作,这些世家大族自会帮助他们维持地方稳定,贡献钱粮兵丁。
但季秋却不同。
他每次打下新的郡县后,都会大费周章的迁徙百姓,彻底打散原有的组织体系。
这其中可谓是困难重重。
所以对其他势力而言,打下一个郡就算是结束了。
而对季秋来说,这不是结束,而是刚开始。
整个迁徙行动,都需要大军镇守的。
不然随时可能出现叛乱!
所以每次季秋打仗占领地盘的时间不长,往往三五日就能结束战斗。
但战后的消化吸收时间则会很长,少则数月,多则一年,才能理顺内政,进行下一次扩张。
不过有失必有得。
季秋花费了数倍的时间和资源,换来了极强的内部控制力和稳定性。
他的动员能力,至少是其他势力的三倍以上。
且几乎不会发生叛乱。
那些自以为勾结了他麾下某个势力,就能扰乱他后方的情况,几乎不会出现。
不仅如此,他的地盘,即便是被人打下来,也几乎没有用处。
因为他的地盘,要么就是齐郡、乐安郡这种百姓被迁徙一空,千里无人烟的荒地。
要么就是泰山郡、北海郡这种人口繁盛到极致的地方。
前者几乎没有价值。
后者则需要提供大量的日常资源才能维持运转,而除了季秋,根本无人能够提供这么多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