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 第66章 这多不好意思

第66章 这多不好意思

    李北星惊讶:“这写的……比我强多了!”
    甚至夸张点说,比她见过的很多人写的都强。
    比如她爸之前附庸风雅,找人写了一幅“天道酬勤”挂办公室里,据说是某地协会副会长写的,感觉也就那样。
    还给了好几万的润笔费。
    如果不是自己亲爹,她都想吐槽一句“人傻钱多”。
    陈景乐写的给人感觉就不一样,看着都很舒服,称之为书法艺术没问题。
    只不过她的专业程度有限,没办法对陈景乐的书法进行进一步分析评判。
    于是,
    她把这两张图片保存下来,发给自己的书法老师。
    “谢老师,您觉得这两张作品写得怎么样?”
    谢南雁,李北星的书法启蒙老师。
    俩人的名字看起来颇有缘分,也是当时谢南雁愿意教她书法的一个原因。
    只不过谢南雁并非专业书法家,人家主要是研究汉语言的,华师的退休教授,李北星当时是每年寒暑假去省城旅游,跟在对方身边学书法。
    俩人只是普通师生关系,而非师徒,不过关系很亲近。
    谢老太太今年73岁了,依旧精神矍铄。
    一头花白短发烫成微卷,戴着个圆框金丝眼镜,典型的老年女性知识分子打扮,很有气质。
    别看老太太年纪大,智能手机用得比很多人都顺溜。
    看到李北星发来的图片,她放大看了几遍,有些惊讶,为了看得更仔细,便把图片传到平板上。
    好一会儿,才给李北星回语音消息:
    “两张图风格都很明显,第一张是学的米芾,对米芾的形态结构跟用笔感受都有很深的理解,第二张则更多是赵孟頫,两篇取法路数都很正,显然古帖基础很扎实。此外还有其他名家的痕迹,乃至个人书写习惯。笔法老练,但这字的笔意,又不像年纪大的人写的。有点意思。”
    “对于这种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个人独特风格的书法作者,从整体笔力和取法思路来看,年龄不超过45的话,已经算年轻一代中不错的了。如果是要准备展赛,省级应该没问题。”
    “才省级吗?”李北星惊讶。
    实不相瞒,她觉得比不少中协的人写得好呢。
    谢南雁呵呵笑:“姑娘,省级已经很厉害了好不好!我说的是硬实力参展,不是借着谁谁谁的名头混进去的!有些人写了一辈子,也就是个市展水平。”
    李北星琢磨:“如果是这样,那确实挺厉害了。”
    说到底还是国内人口基数太多,天才也多,哪怕万里挑一那种,也能挑出十几万个。
    这是那些小国难以想象的。
    谢南雁有些好奇:“你还没说作者是哪家高徒呢?”
    “不知道。”
    李北星果断坦白:“是我一个朋友在wx朋友圈发的,他人挺年的,我之前都没听他说过有练习书法。很可能是自学。”
    谢南雁沉吟数秒:“自学也不是不可能,但如果没有人带路,光靠临摹古帖,能写到这种水平,只能说天赋卓绝。”
    一时间起了爱才之心。
    连忙说:“你帮我问问,如果真没有老师的话,我可以帮忙引荐一下。”
    她在文学领域耕耘多年,虽然不是专门从事书法工作,但也认识不少当代书法名家。
    别的不说,华师校内就有学米芾学赵孟頫的当代书法大家,列入当代名人堂那种。
    都说名师难求,高徒又何尝不是。
    对于他们那些几乎是站在当代文学顶峰的人来说,传承的重要性,已经超越所谓创新。
    这个传承不是指一家一户,而是站在整个民族文化的角度。
    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那我问问。”
    李北星答应了,但又有点心虚。
    感觉直接发问,有点贸然。
    但想来想去,也没想到有什么好的开场白,只能硬着头皮上。
    开门见山说:“陈先生中秋快乐。你字写得真好,比我的强多了,连我老师都说好。”
    陈景乐看到李北星发来的消息,有点意外。
    他对陈绮云这个语文老师印象还不错,一看就是那种家庭条件不错,没挨过社会毒打的女生。
    这种人虽然有时候比较天真,但也好相处。
    于是好奇问:“中秋节快乐李老师。请问你老师是……?”
    李北星:“一个华师的退休老教授,我以前跟她学过一段时间书法。”
    陈景乐恍然:“噢,谢谢老人家夸奖,随便写着玩的,大概没有你们写得好。”
    虽然不知道这位退休老教授什么身份地位,但听到别人这么说,他还是很高兴的。
    随便写着玩?
    李北星表情多了几分怪异,难道这就是人和人的天赋差距吗?
    “请问你这书法是跟谁学的呀?”
    “没跟谁学,自己瞎练的。”
    “真的假的?我感觉你这水平,参加中协展都够了。”李北星确认后再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