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暮汉昭唐 > 第四十五章瓜分冀州

第四十五章瓜分冀州

    五月十日,张虞与张燕约为兄弟,两家以讨青州黄巾之名,出井陉,兵向冀州。
    张虞率步骑五千,张燕供给军需,并遣亲信杜长千人先行出兵跟随。
    五月十二日,张虞率部至上艾县,受到张燕的热情招待,大军遂于上艾休整一日。
    从上艾至蒲吾,路程四百余里,张虞率六千步骑于二十日至蒲吾(今石家庄平山县)。
    绵蔓水顺井陉山道流淌而出,水面波光粼粼,两岸村社相连,鸡犬之声相闻。
    当张虞所部兵马行于官道上时,道路侧不乏有胆大孩童窥探。孩童如此行为,倒是引得军士侧目。
    “将军重申军令,蒲吾、绵蔓、鹿泉三邑百姓众多,诸军兵将不可擅入田亩,偷取百姓财物。若有违背军令者,交于有司论处!”
    吕范骑乘骏马,挽着缰绳,举鞭指着绵延数里的队列,向麾下纠察兵吩咐道。
    “诺!”
    纠察兵头戴白冠,骑白马,负‘纠察’旗,身材皆为高大之辈。今在得到吕范所颁布的军令后,遂分散出去,向大军传达军令。
    自吕范请求都督兵马纪律,张虞为了尊崇吕范身份,干脆编设纠察骑,交于吕范统领。
    并授予权利,即军候及其以下的兵吏犯事,吕范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军候以上的军官犯事,需交由张虞亲理,但在必要之时,吕范拥有收监之权。
    而为何白马、白冠、负旗,纯粹出于醒目作用,以便能让众人一眼认出。尤其是在作战时,人头攒动,鼓声齐响,白旗、白冠依旧容易辨认出。
    随着纠察骑的奔驰,全军上下愈发肃然,军官来回告诫麾下士卒,以免触犯军法被纠察骑逮住。
    中军,杜长见度辽军军纪森严,敬佩道:“君侯能以寡弱之兵,击溃白波,兵下太原,威慑北疆,长与黑山诸将甚有疑虑。今随君侯出征,方窥君侯大军雄壮之要!”
    张虞虽出身于边塞,但却非野路子出身的将领,父亲张冀为汉朝军官,岳父是汉朝要员,甚至在禁军出任过校尉。故张虞从建军起,对军队的行军布置,以及军纪上提出严格要求。
    张虞麾下兵马虽在一年时间内猛增八倍,但别忘记了张虞班底有一千名禁军。千名禁军士卒在扩军后绝大多数成为伍长、什长,这让张虞得以快速掌握帐下兵马,并能顺利沿用旧时的军事体系。
    若无当初从雒阳带出的千名禁军,张虞想要崛起怕没这么容易,毕竟培养合格的军官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张虞笑了笑,望着道路两侧的孩童,说道:“贵军藏兵于民,月月操练,民众剽悍,闻战不畏,善山中奔走,贵军兵马不弱我军多少!”
    张燕所率数十万民众,盘踞在太行山边缘,故常山郡的近山城邑几乎被黑山军掌握。用常山治下有十三县,而今张燕今据四县,余者九县因距离太远,张燕担心官府围剿,遂无意染指。
    有了疆域领土,张燕效仿汉朝制度,依靠黄巾军的神职体系,建立起他的统治秩序。而为了能与官府对抗,张燕采取全民皆兵制,因管辖疆域小,张燕甚至能在农闲时,召集兵马每月操练。且因多在山区边缘生活,黑山军尤善山地战。
    这也是为何张虞率兵行于道中,孩童不仅不畏反而凑上前指点度辽军之原因。父辈经常操练兵戈,孩童早就见过大军的模样。
    张虞在与杜长闲聊时,斥候快马而来,禀告道:“将军,幽州军报!”
    “军情如何?”
    “公孙瓒于十余日前,率兵万人从河间郡易县南下,三日前在武遂击败韩馥兵马,今其兵已入安平郡。”斥候说道。
    “易县至武遂多远?”张虞问道。
    谈话间,张虞带着中军众人下马,至路旁商议军事。
    “约四百多里,武遂属安平郡。”杜长身侧有识地理者,说道。
    “舆图何在!”
    “公孙德珪用兵竟如此迅速!”
    郭图找到冀州舆图,在舆图上寻找易县到武遂的位置,不禁感慨,说道:“十日行军四、五百里,并击破韩馥所遣冀州兵。”
    公孙瓒早就憋坏了,自天下讨董起,天下早已混乱。而他野心勃勃,有意图谋基业。仅是幽州为刘虞所有,他亦受刘虞差遣,难以施展拳脚。
    在袁绍与他联络时,公孙瓒自是满口答应。而今出兵时间一到,公孙瓒干脆趁韩馥无备,急行军深入冀州腹部,打败冀州兵马,尽可能多占领周围城池。
    辛毗望着舆图,说道:“君侯,安平郡为冀州腹地,今公孙瓒兵至安平,袁绍必已有所行动,我军动作不可迟缓。”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公孙瓒步骑并行虽说迅速,但冀州兵马众多。今公孙瓒快速奔袭,必受限于兵粮转运,其力气已衰。依我所料不差,公孙瓒短时之内,将受降沿途县邑,无力率兵深入至邺城。”
    “而依佐治之语,袁绍恐已遣游说之士,并屯兵于南,以逼韩馥让位于他。未来数月之间,冀州将秩序混乱,州郡无政令,官吏上下惶恐。”
    “那以君侯之见,今当如何用兵?”杜长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