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于锦绣的办公室。
“于乡长,来我办公室一趟。”
几分钟后,于锦绣敲门进来,脸上还带着几分忧虑。
“乡长,您找我?”
“坐。”刘清明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市里的检查组走了,但我们的事情才刚开始。”
于锦绣点点头,她也想到了这一点。
“我打算立刻召开乡党委班子会议。”刘清明说。
“现在?”于锦绣有些意外,“讨论什么?”
“讨论如何更好地‘拥护’和‘落实’市里关于教师人事‘统一安排’的英明决策。”刘清明一字一顿地说道。
于锦绣愣住了。
她看着刘清明,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明明是市里在施压,怎么到了他嘴里,就变成了云岭乡要主动配合?
“乡长,我不太懂您的意思。”
“不懂就对了。”刘清明笑了笑,“你只需要去通知赵书记和其他委员,十五分钟后,会议室开会。”
“好。”于锦绣虽然满心疑惑,但还是立刻去执行。
十五分钟后,乡党委会议室。
气氛比上次更加凝重。
赵元佐坐在主位,手指间夹着烟,一言不发。
其他几个委员也是正襟危坐,不敢出声。
市里派检查组来查账的事情,已经在乡里传开了。
所有人都觉得,刘清明这次是彻底把市里得罪死了。
刘清明走进会议室,环视一圈,直接开口。
“同志们,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想商议一下,如何更好地落实市委组织部关于教师人事‘统一安排’的指示精神。”
他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的人都面面相觑。
赵元佐抬起头,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刘乡长,市里派检查组来查账,你难道一点感觉都没有?”一个委员忍不住开口。
“有感觉。”刘清明坦然道,“这说明市里对我们云岭乡的工作高度重视。我们更应该把工作做好,不能辜负了上级的期望。”
赵元佐冷笑一声:“说得比唱得好听。人家刀都架到脖子上了,你还在这里唱赞歌?”
“赵书记,此言差矣。”刘清明走到会议桌前,双手撑着桌面,“市里查账,是对我们工作的监督,也是一种保护。查清楚了,证明我们班子是清白的,工作是扎实的。这难道不是好事?”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教师招聘,我们之前发的函,已经表明了态度,那就是坚决拥护市里的决定。但拥护不是嘴上说说,要有实际行动。”
赵元佐的眉毛挑了挑:“什么实际行动?”
“既然市里要‘统一安排’,想必已经有了一批优秀的人选。但我们云岭乡的情况特殊,山区教育,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刘清明不疾不徐地说,“所以,我建议,我们为市里推荐的这些候选人,举办一场‘适应性考核’。”
“适应性考核?”赵元佐重复了一遍这几个字,眼神里充满了审视。
“对。”刘清明点头,“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淘汰谁,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候选人的能力和水平,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我们乡的教学环境。这同样是为了落实市委组织部的精神,把最合适的人才,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刘清明这番“正气凛然”的话给镇住了。
把“公开考试”说成“适应性考核”,把“选拔”说成“帮助适应”。
明明是在对抗,却摆出了一副全力配合的姿态。
赵元佐沉默了许久。
他不得不承认,刘清明这一招,确实高明。
既坚持了原则,又让市里抓不到任何把柄。
你要“统一安排”,可以。
但人来了,得先过我这一关。
我不是不听话,我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你的指示。
“我还是那句话。”赵元佐掐灭了烟头,“这件事,是你刘清明要搞的。成了,是你的功劳。出了问题,责任也要你一个人扛。”
“我同意。”刘清明毫不犹豫。
“好。”赵元佐站起身,“那就这么定了。散会。”
他第一个走出了会议室。
其他委员你看我,我看你,最终也都默默地离开了。
于锦绣留在了最后。
“乡长,您这一招,叫‘请君入瓮’。”她轻声说。
刘清明笑了:“不,这叫阳谋。我把我的目的,清清楚楚地摆在桌面上。他们接招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那……公告怎么写?”
“就叫《关于为市委组织部推荐教师候选人举办适应性考核的公告》。”刘清明说,“措辞要谦卑,姿态要放低。重点突出我们是为了帮助候选人更好地融入云岭乡。”
“我马上去办!”于锦绣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