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标众人下了城墙,王奎发早已准备饭菜,众人饱餐,赵发夏早已派人给王廷送信。
黄标观察这北门西,新建一片营帐,不用问就是吴志刚安排的,以青年将军带三个护卫,由王奎发带到黄标面前,介绍道:“王爷,这是吴,吴太尉调来的城门副将庐赵伦。”
庐赵伦向黄标行礼,黄标也不还礼,端坐着,斜着眼,撇着嘴,再也没有城外的窘态,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
庐赵伦也理他,不卑不亢道:“属下是陛下授命护城,和王奎发都尉和平相处,属下不是太尉的人,是陛下的人,是滇海皇城的守卫。”他私下听命于东觉,最后一次和东觉见面是武华血洗海晏,史文杰秘密传话说:“圣主南下,扫荡滇海,滇王要离开皇城,皇城之人各自为战,圣主克城之日,就是众勇士誉盈天下之时。”
庐赵伦很清楚,越是黎明前,越是黑暗,他听闻闻起、凌空、鲍顺良、董尤军、侯莫丰和魏书成等数百人被杀,这些都是东觉大人多年培养的肱骨之臣,圣主越过长蛇山,兵临城下,带着一丝曙光,离开了人世,他们的英勇事迹,还不能被公开,自己身在皇城,危机四伏,只能小心谨慎,为光复滇海死而无憾。本想着能护卫滇海之神面见圣主,没想到被吴志刚调任这北门,这里和镇灵苑一样的重用,或者更为前沿,能助破城之功也是天意。
庐赵伦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兴茂,他心里一紧,他知道兴茂归心于东觉大人,但这个时候随黄标来皇城,显然不是被俘受俘,还是受命而来,自己不便于询问,看了一眼,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再不理黄标,转身离开。
黄标看着庐赵伦背影道:“这人什么来头,这样目中无人?”
王奎发对黄标的做答也有些尴尬,是自己喊庐赵伦给自己主子请安,热脸贴了冷屁股,庐赵伦甩手离去,王奎发脸青一阵红一阵,无法和庐赵伦解释。
王奎发回黄标道:“确实是太尉调遣,传闻是已故礼部尚书韩敬韩大人的死士。”
“袭击腊甸生还的人?”黄标转头问赵发夏和戈飞。
赵发夏不清楚韩敬袭击腊甸的事情,戈飞倒是知道,但他不能把事情告知黄标,就对黄标道:“属下也不知道,不过,也听闻韩大人听命陛下组建敢死队,具体名字我也不知。”
黄标没有耐心听不重要的信息,没听戈飞说完,就对黄扈龙道:“飞龙,你随父王面君。”
黄扈龙集合了一千人,又弄了两张车,浩浩荡荡,列队北门,听候父王黄标出发的命令。
黄标吃饱喝足,整理衣冠,走出自己营帐,看见兵马列队,也不输城外护城河北东觉的队伍,心里美滋滋,他令赵发夏道:“把兴茂给我捆绑了。”
戈飞看了一眼王自河,示意王自河也劝谏黄标,王自河会意点头。
戈飞走近黄标,低声道:“王爷,这不可礼制,兴茂为使臣,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样犹如王命,传扬出去,恐失人心。”
戈飞说完,转头看王自河,王自河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躲藏在兵士身后。
戈飞心想,本不该在皇城指望任何人,此去东觉大营,他感觉到将士不但精神面貌令人向往,其互相配合,之间情谊更人敬佩和神往,哪里有这皇城斗心斗角,各个私欲膨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只要不是害你,就是救赎了。
黄标并不理戈飞,对其言置若罔闻,继续指令赵发夏道:“愣干什么?想死!捆起来。”
赵发夏指挥兵士,把个兴茂五花大绑,兴茂挣扎抗议道:“我是圣主使臣,面见滇海皇帝陛下,你无权施暴。传扬出去,何以服滇海,御天下?”
“什么鸟圣主,这是在皇城,不是在城外,再叫,把嘴堵上。”黄标骂道。
赵发夏身后一高大兵士从衣兜里拿出来一堆破布,就把兴茂的嘴塞的结结实实。
戈飞趋身向前,想阻拦,兴茂急忙给其使眼色,兴茂不再反抗,而是任其推桑。
戈飞又对黄标说道:“王爷,这么多人兵马入王廷,陛下会不会多想?”
黄标转头看着戈飞,眼珠转着想了一下,转头对黄扈龙道:“挑选一百人,随本王觐见陛下。”
马车支支吾吾,队伍走了不到三里,还未见朱雀大街,早被累的溃不成军的样子,腰来腿不来,疲惫不堪,怨声载道。
黄扈龙和赵发夏一前一后,画着大饼:“你们都是千里挑一,如果被陛下相中了做宫廷的侍卫,锦衣玉食,荣华富贵都有可能,再混个将军,也就是光宗耀祖了,如果陛下看得你们这样子,被处死,就不要怪老子没有提醒你们。”
道路太长,鼓的劲一会就没有,如同泄气的气球,依然是拖着身子走路。
黄标当然不知道,他在马车上,帷帐之内睡了一路。
再醒来,望天殿已到。
黄标被黄扈龙大声叫醒,他全身疼痛,胳膊腿都散了架一样,脖子被折断了一样,不敢大幅度火龙果,他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