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爷子随口吩咐着闺女,让她别急着走。
顾枝儿乖乖应下,开始在屋里四处查看。
李氏也没走,等顾老爷子一行出了屋,她拦住顾枝儿:“这屋里一眼便能瞧清楚,能有什么可落下的?别翻腾了,赶紧的,咱们得回了,等会要是真落了雨,咱们都得顶着冬雨回家!”
顾枝儿停了下来,扫了一眼屋内,确实如此,这屋子一眼便能扫尽,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以外,其他啥也没有,真有啥遗落的东西,不用翻就能看到。
“确实没有遗落的东西,咱们回吧。”
等李氏、顾枝儿出了客栈,顾家人已全都坐上了牛车,个个都用被子包裹着,生怕受冻。
见顾枝儿出来,顾老爷子不在意的问:“可有东西遗落?”
“没有,我都找遍了。”
“成!那就都回吧,你娘病着这样,你该是要回来瞧瞧的,明儿路上要是能走车,你让大贵赶车带你回家看看。”
“唉!”顾枝儿高兴的应了一声,她身后的李氏直翻白眼。
原以为自个儿重儿轻女,没想到这顾家比她更胜一筹!
这真是……投生到顾家做闺女的姑娘们,上辈子一定是做了孽!
等顾枝儿上了牛车,王家的牛车没有跟在李顺子的牛车后面出城。
他们这次过来,除了想看顾棠以外,还要买些瓦罐回去。
冬日天冷,等落雪的时候,家里一日只给吃一顿饭,各房分一个瓦罐,哪房有本事加餐,哪房便能多吃一些,王家二老不管这些。
李氏这房已经有了一个瓦罐,但她想着家里的两个小子都在读书,随意弄些糊糊加餐是不行的,她想再买个炖肉用的瓦罐,冬日里好生给两个小子贴补贴补。
因此,等顾家人走了后,王家的牛车直奔卖瓦罐的店铺,想着赶紧过去买,买了就立马回去,这天确实阴的厉害。
天阴下来,不止顾王两家着急,顾棠那边也有些不顺。
在城门口雇佣牛车的地儿,她一连问了三人,都不愿去上河村帮她带信,说是天阴要落雨,甚至有可能要落雪,都不想去。
顾棠倔脾气上来了,将送信的价格翻了三倍,很快便找到一个知道上河村的壮年汉子。
那汉子有时赶车送人时,会经过上河村,路非常熟,这让顾棠放心不少,让他进村就问人,就说找顾万成(三叔公名字)。
打发走了壮年汉子,顾棠找了个卖油饼的铺子,买了十来块油饼用一块麻布包着,随后便沿着城墙根往西走。
越往西,这城墙根下面的乞儿便越来越多,似乎是闻到了油饼的香味,个个都盯着顾棠手里的油饼瞧,目光犹如饿狼。
顾棠适可而止,没走多远便停了下来。
她不知道这些乞儿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她随意瞥了几眼,朝一窝小乞儿们走去。
这些小乞儿约摸有二十来个,都是手脚齐全,模样齐整。
就因为如此,这些小乞儿才格外的显眼。
正常来说,手脚齐全模样齐整的小乞儿,不管男女,都是抢手货,那些人牙子可不会放过这无本的买卖,早早便会将人掳走卖掉。
可眼下,居然会有二十个小乞儿完好的窝在城墙根底下,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这背后指定是有人震着。
顾棠先是确认防狼喷雾和电棍已全部穿戴上,接着便将手里的油饼扔过去。
这宛如天降美食的操作惊住了小乞儿们,静默一息,下一瞬便抢成一团。
等油饼分抢完,顾棠从袖子里拿出一块银闪闪的银子,“想请你们做事,每日巳时上工,酉时结账,一日一结。做不做?”
小乞儿们安静下来,傻傻的看向顾棠,又看了看顾棠手里的银子,不知道这是在拿他们取笑,还是想把他们骗走。
这些小乞儿大的跟顾棠岁数差不多,小的只有五六岁,虽然知道天上不可能掉馅饼,知道面前这人可能心思不正,但他们还是动心了。
有两个十来岁的小乞儿,动了动脚想站起来,却被身旁岁数大些的小乞儿一把拉住。
他们都不说话,拉住人的小乞儿指了指西边那条小巷子,目光严厉。
被拉住的小乞儿变了脸,看到巷子显然是想到了什么,低头坐回原位,闷头继续啃饼子。
顾棠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也跟着往那条巷子瞧了几眼,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普通的小巷子,一般住在这种巷子里的人,家境都不怎么好,住宅更是又挤又小。
但这应该不是小乞儿变脸的原因,难道是小乞儿们的背后之人住在哪里?
收回目光,顾棠不动声色的将手里的银子往他们面前递了递:“我手里的是银子,三两重,你们要是来我这上工,要不了几日你们每人都能挣下这三两银子。”
这话一出,小乞儿们的目光越发火热起来,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小乞儿们是真的动心了,像是下一刻便会答应一般。
可奇怪的是,不管目光再如何火热,这些小乞儿还是不为所动,依然狠心摇头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