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天将将放亮,顾家的院门便被人拍响。
听到动静的顾连山,利索的穿上衣裳往外走。
到了院里,堂屋那边也开了门,三叔公披着裘衣走出来。
“爹,您回屋歇着去,我去开门。”将三叔公送回屋,顾连山这才往院门那边走去。
一边走嘴里还一边问着:“谁啊?这大清早的,家里人都没起呢!”
门外的人没出声,只断断续续的又敲了几下,十分不讲究。
顾连山起了疑心,将廊下放着的棒槌拎在手里,来到门后再次问道:“外头是谁?!若是再不说话,我便喊人了!”
这话让门外之人变了脸,忙小声的贴在门上回话:“妹夫!是我,朱家老三……”
朱老三?!
趴在门上仔细听听,确实是朱老三的声音。
“你来家作甚?昨儿挨骂没挨够?”放下手里的棒槌,顾连山一面开门一面不满的嘟囔起来。
院门只开了一扇,待看清人,顾连山当即愣住。
门外不止有朱老三,还有朱老三媳妇闫氏、朱老太、朱家老爷子,以及一个陌生的妇人。
旁边不远处,还停着一辆牛车。
“你们这是干啥?”顾连山一头雾水的看着朱家人,“怎么?昨儿我在你朱家闹了一通,今儿你朱家便想来我顾家闹一通?”
这话说的十分冲,一点情面都没有。
朱家人脸上的笑意僵了僵,不知道该如何接这话,目光全落在一旁的陌生妇人身上,示意她开口。
妇人三十来岁,圆脸圆眼,见人便笑:“顾家兄弟,我们这是来跟你报喜的!”说着就要往院里面挤。
这要是旁的男人,为了避嫌,见妇人往自个儿这边挤,指定会退几步。
这一退,路便让了出来,这妇人便能带着朱家人趁机往院里去。
可惜,妇人遇到的是顾连山。
他杵在门口,一步不退,冲他们翻了个白眼,语气十分不耐:“报喜?报啥喜?!”
朱家人脸上的笑意越发勉强,都快挂不住了。
这妇人什么样的人都见过,脸上的笑意一点儿不带变的,悄声道:“你家大闺女的亲事有着落了!咱们屋里谈?有些话不好在外头说……”
乍一听到这话,顾连山没反应过来,面前这妇人不是他先前请的媒人,她怎么知道自家大闺女正在四处说亲?
目光瞟到朱家人,几人脸上的表请很是精彩。
有忐忑,有不满,还有兴奋。
看着这略显滑稽的一幕,顾连山灵光一闪,如遭重击,突然间便明白了过来。
当即语气阴沉的质问:“你这话啥意思?说清楚!”
朱家人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变脸吓了一跳,下意识打起了退堂鼓。
可转念一想,不对,如今这事对他们有利,错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无论如何这门亲事都得成!
妇人没有被吓到,笑容依旧不变:“顾家兄弟,你家那大闺女与朱家老三的独子,竟是瞧对了眼!朱家便请我来牵个线,但这里头有些事,不好说也不好听,咱们还是屋里说吧?”
他家大闺女和朱家老三的独子瞧对了眼……
顾连山此时满脑子都是这话,气得眼冒金星。
他以为是朱家想算计他大闺女,目光凶狠的盯着妇人和朱家人。
“滚!我顾连山的闺女就是出家做姑子,也不会嫁到他朱家去!”
朱老太急了,直接脱口而出:“梅丫头如今就在朱家住着呢,他与我那孙儿已经有了……”
“哎呦朱婶子!这话是能在外头说的?”妇人打断朱老太的话,不轻不重的瞪了她一眼,面上笑容不变。
接着又跟顾连山继续缠磨:“顾家兄弟,你也是听到了,就是因为出了这事,所以朱家才火急火燎的请我登门。毕竟这事要是闹出去,不好说也不好听……”
顾连山深吸一口气,脑子里乱糟糟的,想起昨晚大儿子说的话。
他说大闺女气得难受,不想吃饭。
可今儿朱家却说,他大闺女眼下就在朱家住着。
想知道是谁说谎很简单,直接去东厢那边一看便清楚。
顾连山转身就往东厢去,将妇人与朱家人抛在原地,但院门并没有关上。
妇人眼神微闪,冲朱家人得意一笑:“这再浑的人,在得知自家闺女做出那般出格的事后,最后都会认命的。”
“是是是,有劳你了,只要这门亲事能成,我们朱家指定给你送上一份大谢礼!”
朱家人语气讨好,一脸恭维。
他们也是没法子,虽说昨儿顾梅来家出了个“好”主意,但无奈朱家人支棱不起来,个个都怕顾连山揍他们。
思来想去,干脆花铜子请了村里的媒人赵氏,让她跟着走一趟。
之所以请赵氏,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是赵氏嘴皮子利索,能说的过顾连山。且有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