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九零:泉水人家 > 第113章 拜师,传承剪纸技艺

第113章 拜师,传承剪纸技艺

    “卡。”
    杜导看着摄像机叫了暂停:“只是讲解太单调了,不如拍摄一些现场学习制作的过程,更加吸引人......”
    “那就拍呗。”
    副导积极响应:“我去和小贩说一声,让他配合一下。”
    “给人拿盒烟。”
    杜导细心的吩咐:“别空着手去,不好看。”
    “成。”
    副导心领神会,从自己的背包里摸出一盒济南本地的将军烟,笑呵呵的走了过去。
    将军开道,糖人手到擒来!
    吹糖人的小贩看到将军烟眉开眼笑,答应的甭提有多痛快了。
    “熙雨,该你了。”
    副导志得意满,得意的挑了挑眉:“机灵点,跟师傅学手艺,争取自己吹个糖人出来。”
    “来啦。”
    林熙雨听到能学吹糖人也很高兴,麻溜的跑了过去。
    小贩现场教学,过了一把带徒弟的瘾。
    林熙雨没有让人失望,心思剔透,一教就会,没过多久,竟然真的吹出了一个糖人。
    “这是猪吧?”
    “是狗?”
    “猴子。”
    “四不像。”
    “妖怪。”
    虽然样子有点丑,被节目组的工作人员群嘲,但是她仍然很高兴,举着自己的杰作,开心的笑个不停。
    “卡。”
    杜导举起手,拍摄结束。
    “啊?”
    林熙雨不笑了,脸上粘着糖稀,一脸懵逼:“这就结束了,我还没开始正式制作呢。”
    “就是要这样的效果。”
    摄像大哥露出一口白牙,腹黑的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拍摄出来的影像更加真实,更加吸引人。”
    “你们太坏了,我要罢工!”
    结果可想而知,曲水亭街又响起了一声气急败坏的河东狮吼。
    “哈哈哈。”
    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难得看到她炸毛的小模样,都咧着嘴,笑得很是开心。
    ——
    杜导腰疼,不得不回医院修养,下午的拍摄重任落在了副导的肩上。
    副导难得正经,没有了昔日的嘻皮笑脸,带队来到涌泉胡同2号院,探访老济南的手艺人,传说中的剪纸名家,胡萍,胡女士。
    胡萍今年76岁,是一位头发花白,和蔼可亲的老太太。
    得知节目组的来意,老人家欣然接受采访,现场表演剪纸技艺。
    在她的手里,剪刀仿佛活了一般,在纸上肆意的游走。
    龙凤,牡丹,福禄寿喜等,一张张繁复精美,象征着幸福与繁荣图案,在她的手下成形。
    每一次将折叠的纸张展开,都会引来整齐划一的赞叹声。
    ——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透空的艺术享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剪纸的起源可以追朔到先秦时期,当时人们用薄片材料,如金箔,皮革,树叶等,镂空雕刻图案,用于装饰或宗教形式。”
    “唐代诗人杜甫曾在《彭衙行》中写到过这样一句话,“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经由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唐代剪纸已经在宗教活动中很普及,有不少剪纸招魂的民间故事广为流传。”
    “如今,剪纸做为一种喜庆的象征,广受百姓的喜爱,逢年过节在窗户上贴上一对大红色的窗花,寓意和谐美满,是老百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真切期盼。”
    ——
    “熙雨,不要光讲,要多动手,跟胡奶奶学剪纸。”
    副导贼精,为了拍摄效果,趁着讲解结束,又把主意打到了林熙雨身上。
    “我手笨,剪不来这些精巧的玩意,还是大家一起来吧。”
    林熙雨这次也学精了,拉着节目组所有工作人员当垫背。
    要丢人大家一块丢,反正她已经被杜导坑过一次了,再多几次也无所谓。
    “成,都去学,大家都去,一块儿学热闹,拍出来的效果更好。”
    这话正中副导的下怀,他正想忽悠顾彬和同僚们都上阵呢,林熙雨就自动送上门来了。
    “我们也要学?”
    节目组除了李艳,都是些大老爷们,让他们抗设备行,剪花是真的赶鸭子上架。
    “我从来没剪过窗花,只会用剪子剪指甲。”
    “我刮过鱼鳞,给鱼破过堂。”
    “说的这么瘆人,血唬淋啦的,我比你温柔,会剪胡子。”
    ——
    “你们小时候都没上过手工课吗?”
    副导听的不顺耳,两眼一瞪,发飙了。
    没有看见摄像机的镜头一闪一闪的,正对着他的脸。
    “要不你亲自来?给我们做个示范?”
    一名工作人员憋着笑,把剪子递到他面前。
    “来就来,闪开点,别杵在这儿碍事.......”
    副导果然上当了,抢过剪子,把人挤到了一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