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莫欺中年穷,情报系统助我成为首富 > 第两百零五章

第两百零五章

    县城的风波彻底平息,庆发的阴影消散,兴华集团如同卸下了沉重的枷锁,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城东那片规划中的现代化产业园区项目,在县里的大力支持和陈志远的全力推动下,如火如荼地展开。
    打桩机的轰鸣声取代了过去的机器喧嚣,成为新的希望乐章。
    然而,陈志远的视线早已越过县城的边界,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省城。
    情报系统升级后反馈的信息流,清晰地勾勒出省城及周边地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复杂的竞争格局。
    服装轻奢市场方兴未艾,特色食品调味品需求旺盛,但同时也盘踞着众多实力雄厚的本土品牌和虎视眈眈的全国性巨头。
    “华韵”工作室和“养元斋”要真正走出去,省城是必须征服的第一座桥头堡。
    这天,陈志远带着赵大海、林晚舟和苏青,低调地踏上了前往省城的高铁。
    同行的还有耗子,不过他的任务更特殊。
    提前打前站,利用他在省城道上残留的人脉,摸清一些台面下的情况。
    “远哥,省城这地方,水可比咱们县城深多了。”耗子坐在陈志远旁边,压低声音。
    “我让以前几个还算靠谱的兄弟打听了一下,服装这块。
    ‘云裳阁’虽然上次栽了跟头,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本地中高端市场还有影响力。
    另外还有几家老牌百货的自营品牌,背景都不简单。
    食品调味品这块更复杂,本地老字号、全国连锁品牌、还有不少打着‘养生’旗号的网红产品,鱼龙混杂。”
    陈志远点点头,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水深才好摸鱼。
    我们这次来,不是要一口吃成胖子。重点是考察市场,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建立初步的渠道关系。
    ‘华韵’主打新国风轻奢,设计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养元斋’走药食同源、健康调味路线,品质和口碑是关键。
    苏青,你重点看看省城高端商场、买手店和独立设计师品牌的调性和客群。
    晚舟,你关注大型商超、精品超市和特色餐饮渠道对调味品的需求。
    大海,你负责收集批发市场信息和潜在的渠道商资源。”
    “明白!”三人齐声应道。
    省城的繁华扑面而来。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空气中弥漫着大都市特有的喧嚣与活力。
    陈志远一行没有选择豪华酒店,而是入住了位于市中心商务区边缘的一家四星级酒店,方便行动。
    接下来的几天,四人分头行动,如同精密的情报机器,高效地运转起来。
    苏青穿梭于省城最高端的购物中心和隐藏在街巷深处的独立买手店。
    她带着“丝语系列”的样衣画册和精心挑选的几件小样,以设计师的身份与店主、买手交流。
    她敏锐地发现,省城的消费者对“新国风”接受度很高,但更看重设计的独特性和品质感,对纯“情怀”买单的意愿不高。
    几家买手店的老板对“丝语系列”的设计理念和面料质感表示赞赏,但同时也委婉地提出了对品牌知名度、供货稳定性和定价策略的顾虑。
    林晚舟走访了多家大型连锁超市、精品生鲜超市以及主打健康理念的餐厅。
    她带着“养元斋”的样品,重点推介其“零添加”、“药食同源”的核心卖点。
    超市采购经理对产品本身兴趣浓厚,但普遍要求高额入场费、苛刻的账期和繁复的质检流程。
    餐厅主厨则更看重风味和稳定性,对“养元斋”的独特风味印象深刻,但担心其产能是否能满足餐厅日常消耗。
    赵大海一头扎进了省城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和几个区域性的小商品市场。
    他凭借多年摸爬滚打练就的眼力和交际能力,很快摸清了不同层级批发商的运作模式和利润空间。
    他发现,中低端市场已经被几个大型批发商垄断,价格厮杀激烈。
    高端市场则相对分散,更看重品牌和设计。
    他接触了几个看似有实力、对“华韵”风格感兴趣的二级批发商,但对方提出的条件相当苛刻。
    陈志远则负责更高层面的“拜码头”。
    他通过县里领导的关系,拜访了省工商联的一位副主席,又通过耗子介绍的“掮客”,接触了几家对消费升级领域感兴趣的本土风投机构。
    风投机构对兴华的模式和团队表示认可,尤其对“华韵”的设计能力和“养元斋”的差异化定位感兴趣。
    但给出的估值远低于陈志远的预期,并且要求相当高的对赌条款和介入经营权。
    几天下来,收获的信息量巨大,但挑战也清晰地摆在面前:
    “华韵”和“养元斋”在省城几乎是零认知,需要投入巨额营销费用打开局面。
    无论是高端商场、买手店还是大型商超,入场费和苛刻条件都是拦路虎。
    批发渠道利润薄,且容易被压榨。
    对手众多,实力强劲,且深谙本地市场规则。
    开拓市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