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早已投向更远的未来。
打造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民族品牌集群。
赵大海功成身退,主动辞去了集团执行副总裁的职务,只保留董事席位。
他将新产业园区的管理权交给了更年轻、更具国际视野的专业团队。
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县城,用丰厚的分红和股权收益,投资建设了家乡的养老院和希望小学,并担任了县企业家协会的名誉会长。
他依然会时不时地回到园区转转,看着那些崭新的厂房和忙碌的工人,眼中满是欣慰。
他兑现了当初对陈志远的承诺,也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林晚舟在带领“养元斋”成功上市后,选择了激流勇退。
她辞去了ceo职务,将接力棒交给了她一手培养起来的年轻接班人。
她接受了省商学院的邀请,成为了一名客座教授,将她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营销理念传授给下一代企业家。
同时,她也成为了兴华公益基金会的理事长,专注于女性创业扶持和儿童营养健康项目。
从精明的财务总监到上市公司ceo,再到公益领袖和学者,林晚舟的人生实现了华丽的蜕变。
苏青:设计女王,桃李天下。
苏青在米兰时装周一战封神后,成为了“华韵”品牌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和首席创意官。
但她并未止步于此。在陈志远的支持下,她创立了“兴华设计学院”,并担任院长。
学院不仅培养服装设计人才,还涵盖了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空间设计等多个领域。
她将“华韵”的成功经验和“新国风”的设计理念融入教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文化底蕴的新一代设计师。
张薇作为她的得力助手,担任副院长,继续在设计领域发光发热。
苏青用她的才华和热情,点燃了无数年轻设计师的梦想。
耗子将“豪味居”的日常管理交给了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他依然担任董事长,但更多是把握大方向。他最大的变化是回归了家庭。
他将年迈的父母接到了省城最好的养老社区,花更多时间陪伴妻儿。
他资助了县里的武术学校,偶尔还会回去看看,和孩子们过过招。
他依然豪爽仗义,但锋芒内敛,成为了一个懂得享受生活、回馈社会的成功企业家。
他常常感慨:“跟着远哥,是我这辈子最对的选择!”
又是一个飘雪的春节。
陈志远没有在省城或国外的度假胜地,而是回到了县城的兴华老厂区。
这里已经改造成了“兴华创业纪念馆”和“非遗工坊”。
纪念馆里,陈列着兴华一路走来的珍贵照片和实物。
第一台老旧的缝纫机、庆发诬告案的法庭文件、沈秀姑大师的绣品、“丝语系列”的初代手稿、省城时装周的战袍、米兰秀场的影像…
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非遗工坊”,年轻的绣娘们在沈秀姑大师的指导下,飞针走线,传承着古老的刺绣技艺。
她们的作品,融入了“华韵”最新的设计,走向了世界。
陈志远静静地走着,看着。赵大海、林晚舟、苏青、耗子也带着家人陆续到来。他们的孩子好奇地看着父辈们曾经奋斗过的地方。
“爸,这就是你以前工作的地方吗?”苏青的女儿指着老缝纫机问。
“是啊,”苏青蹲下来,温柔地说,“这里,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远伯伯好厉害!”耗子的儿子看着陈志远的照片墙,一脸崇拜。
耗子揉了揉儿子的头,笑道:“你远伯伯,带着我们一群‘泥腿子’,硬是闯出了一片天!”
众人相视而笑,眼中闪烁着对往昔的追忆和对彼此的深厚情谊。
陈志远走到工坊的窗边,看着窗外纷飞的雪花。
新产业园区的灯火在远处璀璨如星,那里代表着兴华的现在和未来。
而脚下这片土地,承载着兴华的根与魂。
他转过身,看着身边这些陪伴他走过最艰难岁月、如今都已功成名就、家庭美满的伙伴们,看着工坊里专注传承的年轻面孔,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眼神。
“兄弟们,姐妹们,”陈志远的声音平和而充满力量。
“我们这一代人,把兴华从县城带到了省城,带到了全国,带到了世界。我们吃过苦,受过累,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但兴华的路,还很长。”
他指向窗外的灯火和新产业园区的方向。
“那里,是兴华的未来。而这里,”
他指了指脚下。
“是兴华的根。我们打下的基业,我们坚守的匠心、创新、诚信、共赢的价值观,要一代代传下去。”
他看向孩子们,目光慈祥而期许。
“未来,是你们的。希望你们记住,无论走多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