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季汉刘璋 > 第679章 全取上党

第679章 全取上党

    莫不是屯留有什么变故???
    对于屯留守将高干抵达的消息,袁谭的心脏不争气的惴惴不安了起来。
    如果不是屯留出现的变故,一个本该守御城池的将领,怎生会深夜跑到百里之外的地方。
    是屯留有失,为秦军攻下?
    还是甘宁退军了,高干引军前来与他助阵?
    不不,甘宁没有可能退军,那就是屯留有失!!!
    “快传。”袁谭按纳下心中纷乱的思绪,向着帐外吩咐了一声。
    很快,一身狼狈,神情颓废的高干踏入了中军大帐。
    甫一瞧见高干的姿态,袁谭心中就暗道不好,怎么瞧高干,怎么都是一副败犬的模样。
    屯留当是有失,高干还未开口,袁谭心中就下了一个定论,一个让他有些窒息的定论。
    壶关还没有夺回,屯留又为秦军所得,上党……上党是守不了了,也守不住了。
    嗣君之位,也将与他这位长公子再无瓜葛,日后他将于袁尚帐下听令而行。
    高干开口的同时跪拜在地:“兄长,干无能,屯留失了。”
    先是简短的讲述了当下的情况,而后高干娓娓道来,他以秦军善战无当,河北士卒怯懦不敢战为理由,将屯留的丢失推到了将校士卒的身上。
    而他这位主将,虽是拼死奋战,但却是无济于事,无法挽回屯留的败局,他本欲同屯留共存亡,可亲卫不忍他殒命,夹带他从屯留逃脱了。
    袁谭沉默了片刻,他很想抽出腰间宝剑,对着高干劈砍几剑,但他知道,现在杀了高干也没有用,屯留到底是丢了。
    按下心中的怒气,袁谭换上一副温和的面容,他上前扶起高干道:“贤弟,听汝之言,屯留之失非尔之罪也,况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次败了,来日重振旗鼓,与秦军再战,胜上一场便是。”
    “兄长。”高干神色感动,涕泗横流,袁谭的一番话,让他很是羞惭。
    稍稍平复了激荡的心境后,高干向着袁谭进言道:“兄长,今下壶关、屯留皆失,上党之地不足守也,况且来日若是甘宁自西而来,与壶关守军里应外合,我军恐遭大败,到时候说不得匹马返回邺城。”
    “为今之计,战不可行,又值隆冬寒节,唯有退军再做思量。”
    “等到来年开春,发兵上党,与秦军决一死战。”
    袁谭默然了,正如高干所言,上党之地,他们是争不了了,盖因秦军已经拿下屯留、壶关,深入上党的腹地之中,这种情况下,想要逆风翻盘,只怕是比登天还难,唯有从长计议。
    良久袁谭长叹一口气道:“为今之计,当如贤弟所言。”
    第二日。
    马超早早的来到了壶关城头,他接到斥候回禀,言是袁军收拢营寨,似是要遁走,放弃攻打壶关了。
    而此刻袁军营寨的景象,恰如斥候所通禀的一样,只见一张张帐篷被收起,军中器械被堆迭了起来,士卒们在将校的督促下收拢了阵型,一副拔营起寨的模样。
    是真的要退军,还是伪作退军,实则诱使我追击?
    马超对袁军这番操作做出了多种推测,在不了解敌军实际目的的时候,他决定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
    这也是壶关在手,时间站在己方这一边,马超耗得起,也等得起,他不用多做无谓的事情,胜利就会干脆的落到他的手里,是故不变是他的应对策略。
    当日至中天,马超收到了一桩消息,他确信了下来,袁谭的确是在撤军,而不是伪作撤军,伺机设伏。
    这桩消息是从东边的屯留来的,来自辅汉将军甘宁,甘宁声称他已经攻取了屯留,不日就将发兵来此,同马超汇合。
    马超将文书遍示军中将校,由将校们传达给士卒,屯留被攻取的消息是一桩胜利,而胜利的消息可以激励士卒的战心。
    “袁谭小儿,无能为也。”
    马超推算起了接下来的战局,屯留即是被甘宁攻取,袁谭肯定是要撤的,若是袁谭雄心不死,还妄求夺回壶关,到时候就是被他和甘宁夹击的下场。
    而袁谭即是撤军,马超就有两个选择,追击或者不追击。
    兵法云‘归师勿遏’,似乎马超不应当去追击袁谭这一路归师,可兵法是死的,战术是灵活的,追击和不追击敌军,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考虑,并不是说敌军撤军就一定不能去追。
    心中计较了一二后,马超放出多批斥候,对撤军的袁谭所部施行实时的侦查,同时他聚齐军中骑卒,令骑卒们做好出击的准备。
    如果有机会,他自然要去咬上一口,如果没有机会,那他只能坐视袁谭离去,毕竟他的兵力比起袁谭所部,是兵力薄弱的一方,追击不成,反为归师所败的事情也不在少数。
    马超静候起了斥候回音,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斥候带回了袁谭撤军的消息。
    作为撤军而去的一方,袁谭所部章法还是有的,这一点袁谭做的不错,袁谭着令高干督促众军依次撤离,而他则是和高览一起,领着殿后的数千士卒,在全军出拔后再行撤离。
    眼下袁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