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让我们再次重温苏辰和星梦选手的精彩操作!”
大屏幕给到高速无人机刚刚拍摄的画面
先是一倍速,之后是0.3倍速
只见那白色幻影平滑上墙,在隧道口留下一道轮胎擦出的白烟
白烟还尚未散尽,星梦便已经来到隧道内的第一个弯道
入弯瞬间,从倾斜着车身一半轮胎在赛道一半轮胎在墙壁的状态瞬间变成四轮贴壁行驶
这一幕实在太震撼了
即便以这样的速度慢放,苏辰驾驶星梦上墙和弯道四轮贴壁超车的瞬间依然充满观赏性
在慢放下,星梦那恐怖的弯速更加衬托得黑夜之声青训队的两名选手像在赛道上慢慢爬行的蜗牛!
观众席上一片哗然
之前观众们看到苏辰的逆天操作都忘了说话,忘了呼吸
而这次慢放,也终于让他们得以将心中的震撼和激情通过欢呼释放出来
毫无疑问
苏辰和星梦的名字在此刻被很多观众记住,也即将拥有第一批专属于他们的狂热粉丝
毕竟这可是踩着黑夜之声青训队的‘尸体’上位,含金量和吸粉效果可想而知
“观众朋友们,本烧鹅突然就有了一种在主持省级比赛的感觉了,这老板不给我涨点工资实在有点说不过去”烧鹅哥的自我调侃引得观众席上一片笑声
他继续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只看到苏辰和星梦选手的操作震撼而华丽,却不知其中有怎样的难度让我们的赛道分析师麦克阿瑟先生为我们科普一下”
老麦接过话筒,望着镜头不禁有几分感慨
半个多月前,苏辰和星梦的城市锦标赛他就是分析师
现在再看苏辰和星梦打出的精彩操作,他竟颇有一种自豪感
“感谢主持人烧鹅哥给镜头哈”老麦客气了一下,神情一肃:“直接说车手的具体操作,观众们可能不明白
但大家只需要知道,机娘能维持贴壁状态的关键是力的平衡就行了,就像走钢丝,那是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才能掌握的技巧
同时这种技巧非常耗费车手的精力和脑力,用个一两次出来已经是极限
除此之外,苏辰和星梦选手贴壁过弯时巧妙利用了一个物理现象:离心力的重新分配”
烧鹅哥:“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老麦:“当机娘正常过弯时,需要向心力来维持曲线运动,这个向心力通常由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提供,这就限制了过弯速度但在贴壁状态下,墙壁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力!
这就像我们在游乐园的'过山车'中体验的原理一样——外侧轨道帮助我们承受离心力,所以苏辰和星梦才能在这里以极高的弯速实现超车,在逆境中杀出一条血路!”
尽管老麦没有讲车手的具体操作
而是尽量从原理上来阐述,但大部分观众还是表示根本听不懂
不过有一点他们听明白了——这是苏辰和星梦面对困境杀出来的路
黑夜之声青训队选手围追堵截的行为不就是困境么?
要是寻常车手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认栽
但苏辰和星梦却硬生生靠着技术将他们的阴谋碾碎!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种操作需要精确的速度控制、完美的角度计算、毫秒的反应时间,任何细微的操作失误都可能导致失败!”麦克阿瑟顿了顿:“最重要的是——勇气!”
“许多职业车手甚至顶级车手理论上都能用出这种贴壁行驶的操作,但极少有人尝试这种技巧
我认为这是勇气的缺失
历代隧道赛道设计成弧线墙壁自然有它的原因,只是很多车手完全靠着中规中矩的技术和机娘的性能吃饭,早已忘记身为一名车手最重要的两大品质——勇气和冒险精神!”
他的声音渐渐激昂:“但今天,在苏辰和星梦选手身上,我再次看到了这两种高贵的品质!”
话罢,他放下话筒,带头用力鼓掌
这掌声不是给他自己的,而是给苏辰和星梦的
是对车手敢于挑战的勇气和冒险精神的赞颂
很快,掌声就在观众席上连成一片,宛如暴雨倾盆
…
然而赛道上的苏辰听不到掌声
经历了一次紧张刺激的贴壁驾驶,他的肾上腺素没有一点降低的意思,反而刺激他的大脑越发活络
“这贴壁驾驶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啊……”
苏辰余光观察着赛道两边的弧形隧道墙壁
五公里的隧道一共有七个弯道
假如他所有弯道都能使用贴壁驾驶,那星梦在隧道内的均速不就稳定250公里以上了?
至于危险性,那肯定是有的
从上赛道开始,危险就一直存在
对于车手而言,需要的只是将危险控制在自己手中
苏辰隐隐感觉,如果是这种弧形隧道墙,那贴壁驾驶的危险性也完全在他掌控之中
有第一次就能尝试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