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严霸道没有妇人之仁,而又举重若轻能为手下遮风挡雨,简直是程昱心中最完美的主君形象!
当然了,程昱愿意效忠姜耀,可不是意味着他对贾诩有什么好印象。
“原来如此。想不到姜帅只用二十余日,就取了河东郡。不但取了河东郡,连我的家眷都保全了……我程昱败在姜大帅的手中,真是心服口服。不过……贾诩!”
顿了顿,程昱恶狠狠地像贾诩看来,道:“老夫愿赌服输,自是愿意投降姜大帅。但是,你刚才无故戏耍老夫,又怎么说?”
贾诩的面上却不但毫无歉意,反而前所未有的郑重起来,冷笑道:“怎么?程昱你认为,刚才我是在故意消遣你?”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贾诩伸出了三根手指,道:“贾某人刚才之所以要如此做,有三个原因。”
“愿闻其详。”
贾诩道:“其一,千古艰难唯一死。贾某人就是要让伱程昱在临死之前,想清楚,自己到底愿不愿意为了效忠曹操而死。”
“我……”程昱面色一黯,道:“我想清楚了,我不愿意为曹公尽忠而死。我想不负平生所学,在乱世中辅佐一代人王削平天下诸侯,再造太平。这个人王,到底是曹公还是姜大帅,都不是那么紧要。当然了,若是像李傕或者郭汜、吕布一般,注定要败亡的匪类,程某宁死不降。”
贾诩继续道:“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程仲德的其二了。在你眼中,无论主公还是曹操,只要有统一天下的希望,都可以效忠。现在,吾让你体验死到临头的感觉,就是想告诉你。若是你降而复叛,再被主公俘获,这次的感觉可就要变成真的了。”
“关于这点,吾以为贾诩你多虑了。”程昱傲然道:“老夫虽然不好利,却是好名。只是这名,并非什么忠孝仁义之名,而是乱世捧日、再造乾坤之名。老夫先侍奉曹操而后被俘,转而侍奉姜大帅,已经是背过一次主了。若是二次背主……老夫还有什么面目称乱世捧日?还不如死了干净。”
“所以,姜帅是你最后一位主公?”
“至死方休!”
贾诩微微点头,道:“希望你程仲德,记住刚才的话。现在,我再说最后一个理由。你临死之际,是否想过,若是姜帅真的一个月内取河东,你投降了姜帅之后,会有怎么样的前程?”
“老夫出仕并不求富贵,只求不负此生,只要能成为开国元勋,实现乱世捧日之愿足矣。”
“好,咱们就谈开国元勋。想必,程仲德你以为,你最大的前程,不过是新朝三公吧?”
程昱深感莫名其妙,道:“难不成,还能有比三公更大的前程?吾之平生所愿,不过是乱世捧日而已,而不是乱世为日!”
贾诩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移话题,道:“你不觉得奇怪吗?主公和曹操交换俘虏,为什么宁要两名美人,也不愿意要任何官职?”
“呃……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主公喜欢美人,愿意放弃一些利益,也不算什么大错。”
人君也是人嘛,谁能没点小毛病?
既然愿意认姜耀为主了,程昱肯定是要“为尊者讳”的,替姜耀说话的。
贾诩却微微摇头,道:“吾曾经向主公问起此事。主公却说,无他,今日受了大汉官职,来日建立新朝取大汉而代之,难免让新朝白璧微瑕,反而不美。”
程昱面色一凛,道:“主公不但有天下之志,而且宁可现在发展受限,也不愿意让新朝抱憾。如此胸怀,程某佩服。”
“我当时的反应,和你程仲德差不多。但是,你知道,主公是如何说的吗?”
“愿闻其详!”
“主公说:吾之志向,可不仅仅是天下!”
“那主公的志向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这三句话,是后世流传千古的“横渠四句”中的三句,只是去掉了“为往圣继绝学”而已。
如果这三句话听到别人的耳朵里,即便姜耀取得了现如今的成就,都会觉得姜耀太狂妄了,太自不量力了。
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啊?秦皇汉高都没做到的事,你姜耀凭什么能做到?你不但比秦皇汉高高明,还高明到不知到哪里去了?这也太狂妄了吧?
然而,这话在程昱耳中就完全不一样了。
程昱一个在乡间蹉跎了大半辈子的小老头,都能做“乱世捧日”的梦,而且坚信这个梦想能实现。
姜耀二十多岁,就建立如此功业的人,怎么就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了?
如果姜耀真的能实现平生所愿,那程昱作为开国元勋在后世的名望……
他甚至不是普通的开国元勋!
要知道,姜耀现在势力初创,数得上的谋臣只有一个贾诩。如今,再加上他程昱程仲德,也才两个。
如此说来。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