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A爆涨,抄底娶回女明星 > 292.背景再硬,能有我硬吗?

292.背景再硬,能有我硬吗?

    上午开的班子会。
    中午吃完午饭,林骁就带着副镇长葛涛,溜达到了镇子南端的新村花园。
    这是个去年刚交房的商品房小区——说是商品房,但其实也是拆迁改建房,把几栋零散的老民房拆了,再加上边上几亩荒地,整合起来就有了这个小区。
    新村花园是星光镇落实国家“合村并镇”政策的一个示范点。
    新村新村,其实就是把几个村子合起来,建成了城市小区。
    即为合村并镇。
    星光镇因为地处山区,地势波澜起伏少有平地,所以33个自然村基本上都是东边一栋房、西边一栋房,大部分民房甚至没有“邻居”这么一说,就孤零零地矗立在山坳或田埂间。
    这种状况,和潮白镇这种偏平原地带、集体土地十分吃紧的农村,是完全不一样。
    星光镇的各个自然村,基本上都是人少、地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新村花园一期工程只用拆几套民房就可以建成。
    如果真的是要拆掉一整个密集相连的村子,那拆迁费用再加上建设费用,可就太高了。
    即便合村并镇是国策,以麻山县的财政能力,也根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多真金白银搞拆迁开发。
    当然话又说回来。
    真要是一个村子民房密集,那必然代表人丁兴旺,也就不需要合村并镇了。
    所以,这个政策之所以要在某些地区大力推行,就是因为当地人口大量流出,一个村子就那么一二百人甚至更少,却拥有大量土地。
    以村子的劳动力量,根本无法耕作如此大面积的土地。
    但因为这些村子又都处在地势起伏的山区,想要开展集约化种植的难度又很大,大量土地被迫荒废,现代化农业在这里根本发展不起来。
    合村并镇,既可以将分散的农民集中起来,统一供水供电,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资源供给,也可以将零散又广阔的土地整合起来利用,因地制宜开展现代化农业种植。
    农民和国家双赢。
    最起码林骁在看到这个政策的时候,他是这么理解的。
    当然,作为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一份子,他非常理解农村人对故土的眷恋,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在村子里生活了一辈子,猛不丁地要让他们“进城上楼”,他们肯定不适应。
    但林骁觉得,仅仅是“不适应”这个理由,还不足以成为阻碍合村并镇政策推行开来的理由。
    毕竟他仔细研究过政策。
    国家文件里,对合村并镇工作开出的条件是很好的,不但对楼房建设全额拨款,让老百姓免费入住,村民们还能在“进城”后,保留一部分集体土地用作种植。
    相当于既免费住上了崭新的楼房,又留下了对土地的依托。
    充其量就是这地会远一些,不像之前在家门口这么方便。
    但和农村另一个问题结合起来看,这点不方便,似乎也就无足轻重了。
    这个问题就是农村光棍结婚难。
    现在农村地区,光棍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大量28—40岁单身男青年娶不上老婆,这其中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城里没房”!
    星光镇虽然只是个镇,不算城里。
    但再怎么说,也比穷乡僻壤的山沟沟里好多了。
    能在镇上免费得到一套房子,自家孩子娶上老婆的可能性也就会更大一些,这是肯定的。
    什么?你说没儿子的家庭不需要考虑这一点?
    说笑了!
    农村家庭基本上没有不生儿子的,要么没有孩子,要么至少一个儿子。
    男女比例悬殊,是3000万男光棍群体出现的主要原因,没有之一。
    林骁从农村来,看到家里一堆堂哥表哥没结婚,自然是明白“城里有房”这件事对农村家庭的重要性。
    正因为了解这一背景,他才对合村并镇工作推行难,感到由衷的费解。
    因为从道理上讲不通。
    所以他趁着吃午饭消食的时间,和葛涛溜达到了新村花园。
    小区在镇子最南端,离镇政府不远不近。
    但因为星光镇本来也不大,所以走了二十来分钟也就到了。
    站在马路对面,林骁便看见一个还算阔气的小区大门,刷着金漆写着“新村花园”四个大字,其中“花”字的草头已经消失了,应该是掉了。
    从大门往里看,两排整齐的6层小洋房,橙白相间的外墙颜色鲜活。
    但随便扫一眼,就能看到好几处墙皮已经脱落。
    林骁眉头皱了起来:这新村花园的房屋质量,似乎不是很好。
    不过想到这是山区乡镇,这种房屋质量也说得过去,毕竟连自己办公室的墙皮还大面积鼓包开裂呢。
    确实算不得什么。
    过马路,两人走进小区,门口岗亭里保安正看小姐姐扭屁股看得入神,连正眼都没瞧他们。
    林骁进去转了一圈。
    水泥道路开裂坑洼,花坛绿地光秃秃一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