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逢晴日 > 第115章 矛盾又迷乱

第115章 矛盾又迷乱

    刘岐忽而失语。
    皇帝依旧扶着几案,身形微躬,看着眼前怔然跪坐的儿子,声音愈发低哑缓慢:“当年,他也不过只是个无知稚儿,朕原也没想过要他性命……”
    说着,他看向几案上的奏疏密信:“旧事已了,而今战事频发,军心消沉,朝廷也没有道理在此时与他的后人为难。”
    这个“他”字,说得极轻,是不愿停留的旧音。
    无论是出于情分,或是碍于局势,皇帝都表明了不会滥杀的态度。
    “朕知道,你与从南自幼相伴,感情尤其深重。你的性情,朕也算了解,他若投你而去,你无论如何都会保全他性命……所以此事,朕不怪你。”
    皇帝的视线再次垂落:“但朕既开口问了你,你若再有欺瞒,往后朕可就再不能信你了。”
    这是一位父亲给出的机会,关乎对错利弊,更关乎信任。
    刘岐仰首,漆黑眼睫下现出一点潮湿泪光,撑在身前的手指无声紧握,迎着君父目光,他终是伏拜下去,哽咽坦诚:
    “儿臣确实欺瞒了父皇!”
    他道:“这些年来,儿臣暗中违背圣意,一直在试图查探从南和虞儿是否还在人世……”
    “只是儿臣无用,至今未得任何音讯……但儿臣知道,虞儿与从南定然还活着!我多次梦到他们,血亲感应从未消断!”少年叩拜不起,青色衣袍下勾勒出倔强偏执的脊背。
    须臾,那道脊背重新挺直,他再次抬首,眼眶含泪,双手交叠于额前,难掩欣幸:“儿子一直知道,父皇绝非铁石心肠之人。父皇既有此言,来日待儿子寻到线索,必不会有任何隐瞒!”
    皇帝久久注视着他,神情看不出喜怒。
    少年将双手放下时,眼底的泪光却是触动分明,他似彻底印证了父皇从未变过,只是遭人蒙蔽这一认知。
    纵与君父目光相对,他眼中仍见执拗,语气却已孺慕如幼时:“儿臣明白,当年之事也令父皇万分痛心……”
    皇帝打断他的话:“朕说过不要再提这件事,朕虽不愿与稚子计较,但不代表那些人无错……他们过错确凿,已被史官写下,谁也休想凭臆想为他们开脱。”
    这不是得寸进尺之时,少年再次拜下:“是……在无确凿证据之前,儿臣再不会提及此事惹父皇不悦。”
    皇帝胸口慢慢起伏,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抬眼间,看到了对面墙壁上悬挂着的一把桃木剑。
    他从未让人特意更换过这里的陈设,只有心虚的人才会刻意逃避,而他无错,他见到证据,他做了该做的事,仅此而已。
    目光透过那把桃木剑,窥见旧时与淘气幼子玩闹的画面,彼时他又何曾想到,有朝一日会是此时景象。
    看着这个在遥远的南地长大的孩子,他道:“起来吧。”
    少年应“诺”起身,左腿动作迟缓笨重,神情却比来时焕发,怨戾散去许多,有一瞬间好似又变回了那个提剑去往沧池畔夜狩厉鬼的孩童。
    这张已经长开的脸,带着太多让人无法回避的旧影。
    皇帝看到了少年时的自己,也看到许多不想看到的影子。
    多年未见,今日得到父亲流露出的一丝宽和情绪,少年似有许多话想说,父亲却无意再多言,只是疲惫地道:“长陵重建结束之前,你只需安守本分待在京中,你的一些叔伯兄弟也会相继抵京……人多事杂,休要再惹是生非。”
    要安守本分,不要惹是生非。
    听了这似有所指的话,刘岐没有辩解,只是应下。
    不多时,刘岐自殿内退出,眼眶微红尚未褪尽。
    他转过身,将一应目光阻隔于身后,眉眼在日光下低垂,眉骨与眼睫霎时间落下一层阴影。
    “出来了?”少府司内,郭食跪坐几案后,正翻看竹简上的名单。
    “是。”他的义子跪坐答话:“陛下与其单独进了内殿,不知谈了什么。”
    “总之真真假假……”郭食叹气:“能好端端地走出来,已经很麻烦了。”
    近日城中传言,六皇子突现上巳节大祭,射杀祝执,是为天降祯祥。
    这就急着争抢造势了?急到这份上,简直不要命。
    “椒房殿那边,请了那新任太祝前去……”
    听到义子这句,郭食笑叹:“芮国舅也不得不急了。”
    又喃喃道:“而咱们陛下虽说又罚又骂,却是半点不急……做皇上的自然是不急啊。”
    义子郭玉只跟着轻轻叹气,并不贸然接话,直到听义父啧一声:“这个名字倒是不错,祥枝……瞧着就吉祥。”
    郭玉附和称是。
    郭食继续翻看,忽然想到什么,问:“那六殿下与那新任太祝今日撞见了没有?一个逼得邪祟现身,一个射杀邪祟……倒是有些缘分的。”
    郭玉一拍额头:“儿这记性,正要说呢。”
    忙将未央宫中传来的消息禀明。
    郭食听了笑起来:“也是,他才是这世上最该厌恨巫者的人。”
    “无妨,这位小太祝定能在椒房殿里得到好颜色。”郭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