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南洋风云1864 > 第220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第220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纳征、告期繁琐礼节都省略了。
    但有两个礼节不能省略,这就是“告庙仪”和“册封”,也就是今天凌晨要举行的宗族祠堂仪式。
    今天不单纯是册封,而且要禀告郑氏一族列祖列宗;
    “大楚王国在南洋立国了,郑氏一族子弟郑国辉立为楚元王,建都马尼拉,供奉列祖列宗世代香火,千秋百代祭祀不绝。
    尊封家父为楚仁王,追封郑家祖父为楚信王,追封郑家高祖为楚义王,实封家母为王太后,实封郑李氏为王后等等,就此昭告天下。”
    名不正,则言不顺。
    “告庙仪”和“册封”这两步隆重的礼仪,那是断然不能省去的。
    一行人来到甘泉宫门口,这里的车辇早已经准备好。
    大量身穿黑色旗袍的郑氏族人站在宫门口等待,密密匝匝的一直排到圣奥古斯丁大教堂的门口。
    王室宗族祠堂就在甘泉宫门外,出去一百多米就到,这里原本是巴洛克式的圣古斯丁大教堂,建筑装饰的繁华富丽,几乎无一处不精美。
    如今经过改建,去除了十字架和其他能联想到天主教的因素,在原本摆放圣坛祭台的地方,摆放上了郑氏一族列祖列宗的祖宗牌位。
    原本教堂正面高大的耶稣受难雕像已经被移除,连同超大型的青铜十字架,还有其他的宗教用品,暂时都放到一个偏僻的仓库里去了。
    从甘泉宫门口到王室宗祠,坐上车辇几分钟就到了。
    在王室宗祠的门口,来自武当山“太元紫霄宫”道观的净云老道长率领着一众道士,在门口恭敬迎接。
    一番礼让过后,众人这才络绎不绝的进入金碧辉煌的大教堂中,氛围也变得肃穆和庄严起来。
    郑氏宗族的子弟们,纷纷座在教堂两侧的座位上,很快就把这个诺大的教堂坐满了。门口还有些身份低微的进不来,只能在外面恭候。
    大楚立国就是以郑氏为本,临时政府的“九部三署”中,就有4个部堂级大员由郑氏族人占据,再加上通州总督郑守信这样的要员,接近半壁江山。
    至于军中,那就更多了。
    如今全都规规矩矩的穿着深藏青色祭袍,黑压压的坐满了大教堂,在这格外浓重和肃穆的氛围中,每一个郑氏族人都找到了血脉中的根系,找到了在海外的归宿感。
    在这座大教堂中,现在应该称为王室宗族祠堂,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宗族祠堂内
    高高的穹顶式拱券门窗上,到处都是精美的巴洛克式繁复花纹,壁画描绘着天主教义的宗教故事,还有光着屁股的小天使。
    祭台前
    主持宗教仪式的却是上百个道士,祭台上摆放着层层叠叠的祖宗排位,每一个祖宗排位都是紫铜铸就,有着精美的盘龙绕云花纹,鎏金工艺制作的祖宗名号。
    高祖为楚义王,祖父为楚信王赫然在列,放置在正中的位置,祖宗排位上还有三层的屋檐装饰,这是王者门楣。
    其他的祖宗排位就没有,彰显出身后的尊祟。
    特别要指出的一个细节是
    高祖为楚义王,据说高祖生前为人非常义气,颇具豪侠之气,只要四乡八邻有难,莫不慷慨相助,是为楚义王。
    祖父为人讲信重义,倒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是为楚信王。
    在祖宗牌位中,上溯郑氏一族七代祖先供奉,按说逾制了,这是皇家的礼节,诸侯只能供奉5代牌位,那可不能乱。
    周公制礼,《王制》规定;
    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二庙。
    庙即供奉牌位以祭祀的处所,先祖住的庙就是祖宗牌位。
    换言之
    就是说皇帝供奉七个牌位,诸侯五个,大夫三个,士二个。
    《王制》曰:七叶可以观德。
    又曰:“三昭三穆,与太祖而七”,这是非常讲究的地方。
    内里的含意,值得人深思啊!
    祭台下,共计九百九十九盏点燃的油灯,环绕在祖宗排位的四周。
    在祖宗牌位的正上方,这里是祠堂亨堂照壁上方之正中,悬挂着三个巨大的鎏金牌匾,全都是郑国辉亲自手书。
    第一幅是“开疆拓土”,第二幅是“扎根南洋”,第三幅是“继往开来”。
    三幅字是三层意思,“开疆拓土”是现在正在进行的事业,“扎根南洋”是对子孙后代的期望。“继往开来”是对郑氏一族子弟未来的愿景。
    这虬劲有力的字体,给宗祠享堂增添了无形的王霸气势,极具华夏文化特色,与供奉祖宗的祭台相得益彰。
    这个亨堂照壁上方,原本是悬挂耶稣受难塑像的地方,空间又高又大,悬挂三块巨大的鎏金牌匾,丁点儿都不显得拥挤。
    按照计划
    左右两边还将制作巨大的楹联,但由于时间太仓促,改建的工程也稍大些,只能在建国庆典之后再完善。
    之所以将圣奥古斯丁大教堂改建为郑祠堂,一来是废物利用的意思,二来这个大教堂的位置也太好了,非常符合华夏传统的风水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