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羲首相转过脸看了下皇太子殿下,见他眼眉低垂,没有要主动说话的意思,心中顿觉无奈。
进宫也是皇太子殿下催着来的,到这儿却又不敢说话了。
得,感情都使唤我一人?
心中这么嘀咕,脸上却丝毫不敢表露出来,李经羲首相拿出厚厚一层加盖着沙皇火漆印戳的亲笔信,神情恭敬的双手呈上,并解释说道:
“微臣斗胆,伏唯奏报。
当今欧洲战事愈发紧绷,英法等协约国军事集团领导人先后多次发来亲笔信函。敦促帝国方面做出正面回应。
言及为了维护当前世界格局,保卫既得利益群体国家不受侵犯,协约国军事集团正在与邪恶的德奥势力相抗衡,付出了重大生命和财产代价。
作为既得利益国家团体之一,英法元首希望楚国拿出负责任的态度,包括政治经济和金融各方面,都迫切需要楚国的大力支持。
尤其是协约国军事集团中的沙俄帝国,是后勤支撑最薄弱的一环。
沙俄帝国独立支撑东线战场,如今投入了数百万重兵与入侵的邪恶同盟国军事集团战斗,付出了极大代价,这是当前最严峻的考验。
协约国军事集团期望楚国能够放松对沙俄的金融管制,希望增强对沙俄粮食及军事物资援助,希望得到最真切的帮助……”
“行了,不用说了,协约国方面愿意拿出什么利益交换?”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不耐烦的打断了首相李经羲的话,一言直指核心。
他不耐烦听这些废话,现在战火纷飞的欧洲大战,其本质,不过是两伙强盗为了抢地盘而火并罢了。
谈什么正义?谈什么荣光?通通都是乌托邦。
协约国军事集团击败了同盟国军事集团后,难道不瓜分战后利益吗?
那么在这盘大棋中,留给大楚帝国的好处是什么?让大楚帝国舍得下重注。
说这些屁话当然没用,得拿出真材实料的好处才行。
你欧洲战场死了五百万还是一千万,那是你的事儿,大楚帝国可不会皱一下眉头。
让大楚帝国加大筹码也不是不行,关键是要付出什么代价?
此刻的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就如同铁石心肠一般,直接开口要利益交换,放开援助是一个要价,直接下场子参战,又是另外一个要价。
没好处,不谈。
首相李经羲脸上如同便秘一般,转眼看了一下皇储楚-郑源,见他正极有兴趣的盯着自己的脚尖,完全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事。
暗叹下声,首相李经羲犹豫了下说道:“协约国军事集团内部也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法兰西愿意拿出克里米亚半岛,英国持保留态度,还有其他的盟国……咳咳,表示反对。”
“荒唐,那还说什么?没有任何讨论的必要。”大楚皇帝郑国辉果然不高兴了,他是一个真正的实利主义者,不见兔子不撒鹰。
以前粉饰出来的执政后期不思进取,注重身后名,转而致力于区域和平通通都是假象,那只是时机不对,在蜇伏而已。
如同巨鳄一般,一旦碰到恰当的机缘,便从水面之下一跃而起,开始肆无忌惮的掠夺和吞噬。
首相李经羲被呵斥了一句,吓得变成锯嘴葫芦。
在进宫之前,他和皇储两人商量过,都觉得协约国军事联盟几位元首的表态非常真诚,给出的让步也很大。
考量到协约国内部协调的困难,皇储殿下确实心动了。
毕竟大楚帝国现在不缺钱,也不缺物资,即便拿个十亿八亿出来也很轻松,而且不要动用皇家内务府的密库。
若能够让协约国军事集团的首相和总理们看到大楚帝国的突出贡献,那么在战后利益安排上,必然不会缺了大楚帝国这一顿。
最终的目标是完成皇帝陛下心心念念的欧洲占有领土一事,岂不是大大的加分项?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没有告诉这两人:其实美国佬也是这么想的。
结果如何?
美国总统托马斯-伍罗德-威尔逊兴冲冲的“带着14点和平建议”去参加巴黎和会,结果被英法两国联手摆了一道,直接坐了冷板凳。
回国之后,美国直接被整的自闭了,又关起门来搞“门罗主义”那一套,实际上就是北美版的光荣孤立。
与欧洲这些老牌殖民强者谈感情,谈承诺,那真的如同梦里许愿一样,太不靠谱了。
大楚皇帝郑国辉看着手下的得力干将被吓住了,自己立的皇储更不敢吱声,于是便缓和了语气,淡淡的说道:
“你们的难处,朕也知晓。
这样吧,让帝国议会起草一份对俄国金融和后勤物资全面放开的草案,由内阁总理衙门极力推动。
首相和各大臣也可以对外放话,对此项重大法案,内阁方面势在必得,这将是有力援助欧洲友好国家的正义之举。
帝国议会方面经过激烈辩论,以少数票否决。
这样的话,在欧洲友好国家方面就可以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