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南洋风云1864 > 第642章 提点要求

第642章 提点要求


    可德国人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和人员,去掌控如此广袤的地区
    只是从德国动员了一些二线人员,陆续驻扎十几个主要城市,总数也就四五万人,对城市以外的地区掌控几乎等于零
    大楚帝国原先也是如此,在伊斯坦布尔战役胜利结束后,才能抽调大量的兵力入驻乌克兰南部4州和摩尔多瓦地区,实现真正的掌控
    德奥军事联盟一方也意识到
    依照现有的战场形势,已经无力击败规模高达二百余万的大楚帝国远征军并将其从东线战场驱赶出去,必须要承认双方共存的现实
    大楚帝国远征军可不是什么都缺的沙俄军队,这支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机,坦克,火炮样样不缺,是个非常棘手的对手
    在进攻吃了几次大亏后,东线德奥联军变得老实多了,不再试图发起新的进攻战役
    《布列斯特条约》已经喂饱了德奥联盟的胃口,他们能够接受东线当前的状况,关键的焦点还是在西线战场上
    德军兴登堡元帅的决策,也是基于当前困窘的现实
    在宫殿里
    楚-郑汇亲王殿下与第九集团军司令长官胡俊成上将密议许久,这才放他离开
    等到他走后,楚-郑汇亲王殿下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关于第九集团军强化“鞑靼壕沟”的计划,并将其建设成为一座不可逾越的陆地要塞,楚-郑汇殿下爽快的批准了
    “鞑靼要塞”将根据半岛地形,形成正面宽约5~8公里不等的华夏式城墙堡垒,有能力抵御重炮轰击,形成纵深长达20余公里的堡垒群
    任何敌人在这样的坚固防守面前,也要踌躇再三
    另一件事,就是胡俊成上将受外交部驻欧特别代表委托,谈一下北方神州派遣至欧洲的68万华工问题
    由于北方神洲的孱弱,这些赴欧华工的境遇并不好
    不但集中在很小一片区域,承担日复一日繁重的劳作,而且不允许离开华工区,进入英国当地的城镇或者法国城镇中,受到极大的人身限制
    在法国某些地方,甚至将这些赴欧华工当做炮灰,强行驱使进入战壕中,承担他们原本不需要的作战义务,造成了相当数量的伤亡
    这种情况已经屡次发生,引起了外交部驻欧特别代表的关注
    现阶段
    大楚帝国外交方面的交涉和抗议,往往被英,法等国忽视,因为这些华工不属于帝国臣民,难以享受到完全的海外领事保护权益
    楚国方面的交涉,是手伸的太长了
    如今法国的情况也非常艰难,几乎整整一代年轻人填进了西线战场,青壮年人口的极度匮乏,让法国人有些病急乱投医
    好在经过多次的外交干涉,这方面收敛了许多
    但无论怎样,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
    现在的出路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就是通过帝国驻外领事馆,给这些华工发放帝国臣民的身份文件,如此就可以将这些华工纳入海外领事保护范围
    但这样的举动,首先必须请示本土,甚至上达天听,才有一定的可能性
    其次,必然会受到北方政府以及英法等国的阻挠,需要远征军方面强有力的声音支持,才有实行的可能性
    第二种方法,就是在战争结束后,对这些需要遣返的华工安排进入帝国领地,即突尼斯,约旦,阿拉伯半岛或是乌克兰南部四州,毕竟这是68万华人青壮
    要达成此目的,同样需要欧洲远征军强力发声支持,请求英,法等国予以配合
    第三种方法,就是通过向协约国军事集团方面表达诉求,要求给予这些华工足够的尊严和权利,可以自由的选择留在英国或者法国,允许其在当地婚配,置业和经商,承认其为这场欧洲空前的浩劫所做出的贡献
    看看大楚帝国对那些占领区民众所做的事情,就知道这些华工的处境,那是相当的不乐观
    楚-郑汇亲王在心中考虑着胡俊成上将说的事儿,正好近期最高统帅部方面频繁发来电文,谈到了即将在9月份发动的兴登堡战役
    话里话外
    是希望帝国远征军方面,在东线也策动新的进攻战役,与最高统帅部西线的战役相呼应,令德军不能东西兼顾
    这对帝国远征军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儿
    楚-郑汇亲王手里还有10来万的炮灰部队,足够发起两场中等规模的战役那就找个方向打呗,这10多万的部队调动起来也就是两周的时间,差不多也就够了
    帝国远征军的兵力,如今接近德奥联军的两倍,在使用上面更加宽裕,也更加的主动
    既然协约国最高统帅部不停的提出要求,那么趁这个机会,正好把赴欧华工的事情说一说,原本也是情理之中
    看看英国人和法国人什么态度吧,再决定后续安置的方法
    若是态度积极,那么就地安置是最好的了
    这些琐事就不要去麻烦父皇陛下,能够在欧洲解决,又往乌克兰倒腾干什么,那不是白费事儿吗?
    思虑片刻
    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