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南洋风云1864 > 第645章 南部4州的未来定位

第645章 南部4州的未来定位

置在乌克兰南部四州,也就是敖德萨州,尼古拉耶夫州,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
    这其中
    尤以奥德萨州为主,计划安置一半的退役士兵,总数在15万人以上,因为这里不但是前苏俄重工业中心,也是造船中心和航运中心
    所有乌克兰大平原产出的粮食,80%以上都从敖德萨港口运输出去,这里也是黑海沿岸最大的港口
    大楚帝国托管以后,如今正投入数万奥匈帝国白人俘虏,对这座黑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实施大规模改建和扩建,并且修缮道路和城市房屋
    奥德萨范几个港口已经被大楚帝国皇家内务府麾下的海外基金掌控,改扩建港口的资金,也是有这些皇家基金出资,还要新建大片的仓库群
    经过改建和扩建后,奥德萨港口将具备接卸八万吨散货船的能力,并建有专门的粮食码头,煤炭码头,散货码头及旅客码头,相比原来的运力暴涨三倍以上
    另一个重点安置地区是赫尔松州,这里是黑海沿岸的重工业中心,已经具备雏形,拥有全俄排名第一和第三的两大钢铁厂,本地还拥有丰富的铁矿石和煤炭资源
    这是赫尔松州能够成为重工业中心的基本条件,该州拥有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除了煤铁之外,还有铝,锌,铅,锂和银矿,更有其他丰富的矿产资源没有发掘
    所以在这个州,安置的官兵总数超过8万余人,排名第二
    排名第三的是扎波罗热州,该州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但是工业发展还没有触及到,未来潜力极大,是典型的资源输出州
    该州计划安置的官兵总数约4.6万余人,排名第三剩下的2.3万余人的安置在尼古拉耶夫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大平原,黑土地的农业州
    这只是远征军本年度第三和第四季度的退役安置计划,如今有超过百万的奥匈帝国和德国俘虏,依然在各处俘虏营中拘押,承担着大量战后的重建工作
    对俘虏的遣返一直也在进行,只不过进度很慢
    战后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国内形势也是彻底崩盘了,物价飞涨,供应短缺,饿死人的事情屡见不鲜,遣返并不是一个好去处
    留在战俘营里,至少还能吃饱肚子
    帝国方面对战俘营里的官兵,同样允许他们阅读有限的报纸,知道外界是什么样情况
    这种很大程度上
    减少了战俘恶意对抗与不合作,这些战斧中有很多都是生活贫困的山地居民和雇农佃户,知道生活的艰难,在家的时候也不是顿顿能吃饱肚子
    有了百多万俘虏和百多万退役官兵的加入,大楚帝国占领区域的经济恢复的非常快,尤其农业大面积的复耕复垦,已经迎来了累累硕果
    到了6月底的小麦成熟季,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麦穗累累,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无数的民众投入到收割中去,痛苦的战争记忆似乎已经远去
    按照帝国占领军的估计
    7月的收割季中,共计约能产出650~700万吨谷物
    共收获冬小麦400.4万吨,收获面积12.83万公顷,单产30.3公担/公顷
    其他还包括
    大麦约34.1万吨,播种面积1.09万公顷,单产31.3公担/公顷
    豌豆约14万吨,播种面积1.3万公顷,产量11.2公担/公顷
    此外,冬油菜将收获6万吨,还有萝卜,土豆之类的作物,将迎来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丰收年景
    有了粮食,本地的治安也好,统治也好就彻底稳了
    在这个年代
    经历过大饥荒和战争的双重蹂躏,广大的欧洲大平原饿馁遍地,盛产粮食的乌克兰地区竟然大面积的饿死人,说出来都不相信
    事实就是如此
    早在沙皇统治时期,为了发展工业,进口大量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枪炮,为了满足沙皇俄国上层贵族的骄奢淫逸需求,所需的大量外汇都是通过出口粮食获得
    一个粮食,一个石油
    除此之外,沙皇俄国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工业品和物资
    一直以来
    在极度的压榨下,乌克兰广大地区的底层民众,始终处于饥寒交迫的生活状态,春荒时节饿死人简直是常事儿
    直到大楚帝国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
    不但战俘营里的战俘能吃得饱,租种土地的乌克兰农民也能吃得饱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这乌克兰南方4州开发历史悠久,又都是以大平原地形为主,黑土地产量高,村镇密集,人口也不少
    在战前
    四州人口合计约有千万出头的样子,可是经过战争的浩劫和沙俄军队的就地征兵,再加上今年战争岁月的摧残和逃亡,如今也就剩不足700万的样子
    这其中,以妇女人口为主,至少有四百六七十万,主要都是乌克兰族裔,也有部分的波兰和鞑达人口
    乌克兰的黑土地粮食产量高,一直就有“欧洲粮仓”之称
    远征军退役官兵分到的功勋田,普遍执行的是“十税一”的特别优惠标准
    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