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连环雪崩般的垮塌下来,使得筹集巨额资金成为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钱,还谈什么扩军备战?
争吵数日后,最后决定的扩军规模为60万人,计划于明年第一季度末完成,配合国民警卫队和民兵,大致能够缓解全面遭受入侵的风险
美利坚国土纵深广大,加上白宫的政客态度傲慢且十足的盛气凌人,并不认为楚国大举入侵能讨得了好,对自身实力极有信心
楚国实力确实雄厚,人口众多,可那是在西太平洋的本土
在中南美洲以及下加利福尼亚州,楚国只有区区两三千万人口(注,不包含哥伦比亚王国和其他附属王国),悍然挑战人口过亿的美国,实属有些自不量力
这种傲慢不但存在于美国政界,在军界以及地方的州政府中,同样普遍存在,这导致备战政策执行不尽如人意
一个多月过去了,为了应对可能的全面入侵,美军增加的人数仅为4.2万人,仅为原本计划的8%
按照这个速度
到了明年第一季度末,能够完成扩军20余万就不错了
归根到底还是缺钱,联邦政府缺钱,州政府也缺钱,几乎到处缺钱
在1930年底这阵子
经济大萧条达到了最深重的程度,产业寒风笼罩北美大陆,就连最乐观的资本家都捂紧了口袋,不愿意做出新的投资
胡佛政府通过加税和出台国家安全法规,成功的将发展的路子堵死了
由英国牵头的国际斡旋显得也不上心,基本停留在一些无甚作用的冷餐会层面上,各国外交人员将其视作一种聚会形式,谈的都是离题万里的事儿
从英,法,意,西,比这些欧洲国家的角度出发,巴不得楚国和美国能干上一仗,这将会形成巨大的需求,有助于世界性经济大萧条走出泥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停歇的十多年后,欧洲人对本土没有卷入战火的楚,美两大强国,抱有一种奇怪的排斥心理
欧洲人普遍认为楚、美两国发了战争财,借机扩大了势力范围和经济影响力,从欧洲人的痛苦中赚了大钱,这让他们很不爽
若是楚、美两国能够狠狠的火并一场,估计欧洲国家会乐见其成
不管是哪一方输掉了战争,在欧洲都是件好事
正是在这种奇怪的心理作用下,以英国为首的国际斡旋,就明显出现敷衍了事的态度,进展自然不大
到了十二月份
大楚帝国各大船厂建造的3.2万吨“震怒”级航空母舰纷纷栖装完毕,已经有4艘交付了大楚帝国皇家海军,剩下的两艘还在紧张的栖装海试中
早已经生产出来并且经历长时间岸上训练的海军航空兵联队,纷纷入驻新的舰艇,并展开了海上战斗科目的训练
彼时,美国只有两艘列克星顿级航空母舰,分别是“兰利”号和“游骑兵”号,前者是由运煤船改建,排水量1.78万吨
具体技术水准,稍微逊色于大楚皇家海军装备的第2型“正义”级航空母舰
而美国新发展吨位更大的约克城级航空母舰尚在图纸阶段,计划于1931年投入建造,相关的经费都没有拨付
在世界上
英国皇家海军作为先驱者,已经改装和正在建造“暴怒”号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和“竞技神”号航空母舰三艘,并进一步发展舰载机
扶桑海军也计划建造第一艘真正的航母“凤翔”号航空母舰,进入这海上军备发展的新赛道
大楚帝国倾注全力发展的“震怒”级航空母舰,在1930年末陆续下水服役了五艘,加上原本的“正义”号,“自由”号和“公正”号,一下子就汇集了8艘航空母舰的庞大规模
进入建造尾期的还有两艘航空母舰,全部建成服役也就在这一两个月时间内
这时候
即便反应迟钝的欧洲人也感到了不同,战争的脚步正在悄然的逼近北美,眼见着全面入侵的战争已无法避免
到了最后的当口,美国人才慌了
美国海军的实力并不弱,根据《马尼拉裁军条约》的规定,美国海军装备的都是新服役不久的主力战列舰,装备的354毫米大口径舰炮,实力相当强劲
即便与大楚帝国的主力战列舰正面抗衡,亦不逊色半分
大楚帝国的主力战列舰装备的是343毫米三联装大口径舰炮,背驼式布局,共计4座炮塔,拥有12门343mm口径巨炮
大楚现役主力战列舰17艘,相比美国的12艘,也仅仅多了5艘,双方的差距并不大
差距最大的在航空母舰上,大楚帝国皇家海军将大量的海军吨位给了这种新型舰艇,虽然在1930年末狂造了7艘航空母舰,依然没有突破条约规定的海军都未上限
其代价就是削减了大量的主力战列舰,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将其或是转售,或是退役,或是干脆当做靶船击沉
1931年的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