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文自然明白女儿的意思,没等女儿开口询问,他笑着抬起自己的右手:
“不愧御医,太厉害了!”
“几针下去,我这只手居然又能动了!”
夏沐和张香兰脸上顿时露出欣喜的神色。
夏沐看向孙御医:
“孙御医,按你的经验,病患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康复?”
孙御医苦笑着轻轻摇头:
“这位姑娘,病患的病情恐怕没你想的这么乐观。”
夏沐脸上的喜色一僵,她指着夏国文的左手。
“但是···这不是已经能动了?”
“孙御医要是再治疗几次,应该就能好了吧?”
孙御医虽然年纪不算太大,不过接手过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并不少,自然明白患者家属的想法。
他摇头解释道:
“针灸确实对病患的病情有作用,但没有你们想象中这么大。”
“这是病患第一次针灸,所以效果会格外明显一点。”
“但是随着治疗次数增加,效果也会不断降低。”
“经络淤堵得厉害,寻常针灸只能速通穴位却无法疏导脉络。”
他看向夏国文:
“病患气血本就亏虚,又积了痰湿,好比河道淤塞,单靠疏浚怕是不够。”
夏沐的心又沉了下去,方才燃起的希望像是被泼了盆冷水,连带着屋里的空气都凝滞了几分。
这时一旁一直没说话的刘吏目却突然开口:
“启禀二位御医,草民倒想起一人,或许能治此病。”
孙御医挑眉:
“哦?是谁?”
刘吏目小心地开口:
“应天府清凉山下,尼姑庵,住的一个60多岁的老尼姑。”
“据说她祖上曾传下鬼门十三针的针法,专解疑难杂症,只是……”
他顿了顿,像是在斟酌词句,
“只是这位尼姑脾气古怪得很,看病从不论诊金,全凭自己喜好。”
“有时见了达官显贵闭门不见,反倒愿意给乞丐施针,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孙御医眯起眼睛:
“如果真的是鬼门十三针,说不准,真的有机会彻底治好。”
黄御医脸上露出惊诧的神色:
“我之前在古籍上见过,鬼门十三针针对中风淤堵有奇效。”
“只是,我一直以为只是话本小说的趣谈。
孙御医摇摇头:
“非也,鬼门十三针确有其事。”
“我师傅年轻的时候在苗疆那边,亲眼见过有人使用这个鬼门十三针。”
“据他所说那人只用了两针,就让一个碗口大的伤口当场止血。”
“见到如此精妙的针灸手法,我师傅当即提出了拜师的想法。”
“只可惜鬼门十三针的传承十分奇怪。”
“其他家的的秘传之术,都是传男不传女。”
“而这个鬼门十三针,却反其道而行之只传女不传男。”
“刚才刘吏目说了,会鬼门十三针的这人是个尼姑恰好印证了我师傅的这个说法。”
听到刘吏目提及鬼门十三针,夏沐的心猛地一跳,此刻的她像是在溺水时抓到了一根浮木。
她看向黄御医和孙御医,见两人脸上虽有疑虑却未全然否定,便急切地问道:
“那我们现在就去清凉山?”
黄御医沉吟片刻,颔首道:
“事已至此,不妨去碰碰运气。”
“鬼门十三针若真有传说中那般神妙,或许能解此困。”
孙御医也点头附和:
“反正清凉山距离此也不远,确实可以去试试。”
他年轻的时候已经听师傅说过多次,自然对这所谓的鬼门十三针十分感兴趣。
众人稍作收拾,两辆马车和肩舆,便启程前往清凉山。
约莫大半个时辰后,前方隐约可见一片青灰色的瓦顶,掩映在苍翠的松柏之间。
秦管家勒住马缰,指着前方道:
“前面就是清凉山的尼姑庵了。”
众人放慢脚步,缓缓靠近。
只见那尼姑庵依山而建,山门并不宏伟,只是简单的两扇木门,门楣上题着“静心庵”。
门前有几级石阶,被往来的脚步磨得光滑,阶边生长着几丛兰草,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秦管家上前叩响门环,“咚、咚、咚”的声音在寂静的山林间回荡。
片刻后,门内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谁呀?”
“我们是来求医的,想求见贵庵的吴师太。”
秦管家客气地回应。
木门“吱呀”一声被拉开,一个身着灰色僧袍的老尼探出头来,她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很清亮。
秦管家说明来意后,老尼也没有意外。
她指了指庵门右侧的一条小径,
“顺着这条路走过去,看到一个围着竹篱笆的院子,便是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