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根柔软的羽毛,轻轻拂过顾淮安三人那根早已被末日磨砺得粗糙不堪的神经。
冯涛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他看着船舱深处那些沉默的钢铁巨兽,又看了看面前这个笑容灿烂的年轻将领。
“不带武器上岸?”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属于老兵的粗粝与怀疑。
“那这些大家伙,是用来搞阅兵的吗?”
魏征在旁边悄悄拉了一下冯涛的衣角,示意他不要在这种时候挑衅。
周剑却毫不在意。
他甚至顺着冯涛的质问,又回头看了一眼那些“深渊行者”,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冯旅长,从技术上说,它们确实属于工程装备。”
“主要负责水下障碍清除,或者拆除一些比较坚固的违章建筑。”
“比如……某些怪物的老巢。”
“总司令认为,用它们来干这种活,比用炮弹一轮轮地洗地,要环保得多。”
冯涛的脸,瞬间憋成了猪肝色。
他听懂了。
这不是解释。
这是炫耀。
是一种用最温和的语气,讲述着最残酷事实的,降维打击。
顾淮安抬起手,制止了冯涛即将爆发的怒火。
他迎着周剑的视线,那张刻满了风霜的脸庞上,看不出任何情绪的波澜。
“周舰长。”
“陆总司令的命令是协防。”
“我需要知道,你们的具体部署。”
“当然。”
周剑打了个响指。
他身后那队士兵中,走出了四个人,他们抬着一个银白色的金属箱,小心翼翼地放在了码头的水泥地上。
箱子自动展开,露出的不是武器,也不是什么高科技设备。
而是一套看上去有些复杂的,连接着各种试管与数据线的分析仪器。
一名穿着白色研究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从士兵队伍里走了出来,开始有条不紊地操作仪器。
他从码头边,取了一管浑浊的江水样本注入了仪器中。
“这是我们的第一步,顾将军。”
周剑指着那台正在无声运行的仪器。
“‘女娲’生态监测终端。”
“奉总司令的命令,在对沪海市展开任何军事或民事行动之前,我们必须先为这座城市,做一次最全面的体检。”
“从土壤里的重金属含量,到水体中的病毒变种谱系,再到空气里的放射性尘埃浓度。”
魏征的身体猛地前倾了一步。
他死死盯着那台仪器的显示屏上,一排排飞速刷新的,他完全看不懂的数据流。
“你们……”
他的声音有些干涩。
“你们能现场分析……t-7病毒的变体?”
那名操作仪器的研究员,头也没抬地回答道。
“当然,这是基础功能。”
“根据数据库比对,沪海区域的t-7病毒,已经衍生出了超过十七种稳定变体。”
“其中三种,对现有抗生素具备完全免疫性。”
“难怪……”
研究员推了推眼镜。
“你们的‘绿舟一号’计划,会失败得那么彻底。”
“在没有摸清脚下这片土地的脾气之前,任何耕种,都无异于是在给病毒施肥。”
这句话,像一记无声的耳光抽在魏征的脸上。
更抽在了顾淮安心里。
他们引以为傲的农业项目,在对方眼里,只是一个连前提条件都没搞清楚的可笑尝试。
冯涛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他显得有些不耐烦。
“搞这些花里胡哨的有什么用!”
“我们现在缺的是医生和科学家吗?”
“我们缺的是能上阵地,把那些怪物脑袋拧下来的战士!”
“战士当然需要。”
周剑转过头,微笑着面对冯涛的质问。
“但一个士兵,是应该把子弹射向看得见的敌人,还是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对抗那些看不见的,来自食物和水源的,持续性的内部损耗上?”
“一个健康的后方,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武器,冯旅长。”
“我们不能在一片即将烂掉的根基上去重建一座大厦。”
周剑的话,让冯涛再次哑口无言。
因为这些话,几乎就是魏征之前在指挥部里,向顾淮安汇报时的原话。
他们看得到问题。
却无力解决。
而眼前这群人,直接把解决方案,摆在了他们面前。
“除了环境监测。”
周剑的语气,重新变得轻松起来。
“总司令还为沪海市的幸存者们,准备了另一份礼物。”
他看向顾淮安。
“将军,关于您下令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总司令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用命令和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