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华娱的盛宴 > 第四十章  宠

第四十章  宠

    林见鹿这一趟来湾湾,最主要当然就是来参加滚石唱片为《冷酷到底》举办的一系列活动的,但既然人都来了,当然就多耽误几天,顺手把所谓“千万庆功版”需要的混音版给做出来。
    老李建议做《冷酷到底》和《潇湘雨》两首,可以都尝试做出来,对比一下,选一首感觉更好的放进去——大家都这么玩。
    没有任何的技术难度,纯粹就是添个噱头卖高价。
    那就做呗,滚石有顶级的混音师。
    但其实在他看来,这个玩法就还挺羞耻的——所谓加量不加价,你得真的加量啊,给个混音版算什么玩意儿!
    有点纯粹坑那些真爱歌迷的钱的意思。
    中午在公司里,大家一起吃外卖的时候,林见鹿就有点话不多的样子,听老李和大家一起称赞他写的《这世界那么多人》——《心太软》也好,《闹哄哄》也罢,在老李看来都是正常水准,至少应该是林见鹿的正常发挥,不值得什么称赞,但这首《这世界那么多人》在他看来,却绝对是相对超出了一个级别的存在。
    他很喜欢,很推崇。
    有一个悖论,与很多人心里以为的不大一样——文青属性的创作者,其实大部分都特别想做好商业,并没有那么的我孤独我骄傲,而商业很强的,又往往总想玩一把另类、玩一把文艺。比如流行歌手都格外喜欢摇滚!
    然而,事实上极少有人能打通两者。
    一旦打通,就是王者。
    比如罗大又、李宗胜、周某伦。
    而在老李的评价里,很显然,他林见鹿虽然作品还少,却也足入此列。
    《这世界那么多人》在他看来,就是一首典型的有气质、有格调,旋律优美抓耳,却又并不媚俗的好歌——难大爆,但一定会红!
    很适合陈舒华现在的状态。
    缓一步,汇拢一下正在渐渐散掉的人气。
    红到她这个程度,只要新的ep里有一首足够展露实力的好歌,就足以稳住在歌迷中的买气了——“这首歌写的真好!”
    然而林见鹿显然还不至于拿这些当回事,尽管称赞的人是老李——还是那句话,他知道人家夸的那个东西,其实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于是有点走神。
    一直到忽然的某一刻,他回过神来,听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居然正在聊黄佳驹已经去世三年了这件事,“啊?三年了吗?”
    于是大家纷纷陷入回忆,很快就有记性好的人,给出了准确日期,1993年6月30日——24号出的意外事故,30号过世的。
    这几年的歌坛,应该算是自有华语歌坛以来,最称盛世的一段时间了,整个市场都是一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模样——于是,少有的几个人的猝然去世,才越发的让人印象深刻。
    1993年的黄佳驹,去年的邓丽珺。
    一个刚过三十,一个刚过四十。
    再往前推,让湾湾人印象深刻的,大约就要数三毛的自杀了——罗大又大受震撼,三毛去世时,她一生唯一编剧的电影《滚滚红尘》尚未下画,片中插曲《滚滚红尘》正是罗大又的作品,于是,罗大又在自己原本的作品《青春无悔》中,添加了四句歌词,并把那首歌改名叫《追梦人》,然后,它就成了当时已在渐渐淡出歌坛的凤飞飞最后的代表作。
    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
    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前尘后事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
    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
    ——这是写给三毛的。
    这些事情,林见鹿上辈子并不知道,或者也看过资料,但印象并不深刻。之前的那次聚会里,当时罗大又在场,李宗胜亲口讲的。
    三毛是谁,写过什么,有多伟大之类的,其实林见鹿依然不太了解,因此,其实他并不太能体会到周围的人们在聊到她的时候,那些复杂的感喟。
    不过他又忽然走神了。
    忽然就放下了饭盒,起身走开。
    正聊得心情复杂的一帮人,立刻顿下话头,纷纷有些吃惊地抬头看向他。
    就在不远处,随手抓了几张纸、一支笔。
    大家面面相觑了几秒钟,陈舒华第一个起身,走过去,站在他身后。
    看着,看着,看着,脸上不知不觉露出吃惊的神色。
    然后,周华建起身走了过来。
    再然后,更多的人陆续放下饭盒或端着饭盒凑了过来。
    约莫十几分钟。
    他停笔,自己细细审视一遍,在页头位置写上名字,《礼物》。
    想了想,又划根横线,写上副标题,《悼家驹》。
    然后扔了笔,他晃了晃手里的几张薄薄的纸,看向端着饭盒站在外围还在吧唧嘴的段中潭,“我想多约几个人,一起把这首歌录出来,放进庆功版。”
    老段吧唧嘴,甚至根本还没看到过一个字,就淡定地点点头,“你说了算。”
    …………
    只花了三分钟,林见鹿就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