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盗笔:开局撞见陈皮在摆摊 > 第88章 安排

第88章 安排

    华灯初上。
    三个四角包铜的木箱井然有序摆放在地毯上,捧珠蹲下整理成匹的锦缎,手中富丽铺展的缠枝莲纹在灯光下折射出极为奢华的质感,看得人叹为观止。
    “小姐,这些是库锦,我以前在红府见过。”她拿出一匹细细观看,“这是二色金,上面的牡丹纹应该是金线银线织绣出来的。”
    越明珠在走神。
    不是对珠宝华服不感兴趣,而是如今她连枕套都用的钻石纽扣,见多了没那么稀罕。
    坐在红木布艺沙发上,墙壁灯影绰绰,她全部的心神都用来回想今天张启山说过的每一句话,以及他那些来自东北的‘亲戚’们。
    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
    没意外突然上线搭腔的托管系统。
    她梳理了一遍大脑,斟酌用词:【那些人的年龄不对。】
    【太年轻了。】
    谁家没有老弱病残,就算是路途遥远坚持不下来,也不至于长途跋涉后成功抵达长沙的全是二十上下的青壮年吧?
    未免也太平均了。
    简直就像在养蛊一样。
    本来不该这样无端揣测金大腿的亲戚,可当她目送张小鱼张日山领着那些年龄相仿的张家人踏月色而去,成群结队的步入黑夜中时,脑海中却莫名闪出这么一个毛骨悚然的念头。
    托管系统觉得很合理:【有没有可能在东北就已经被张启山筛选掉了。】
    他是生意人不是慈善家,还有要从军掌权的抱负,当然是找劳动力,而不是平添负累。
    【不会。】
    长沙张家女眷也不在少数。
    当年她父亲和张启山父亲排在第二批南下,第一批就是他父亲得力下属的家眷们,像管家以及处理码头上生意的伙计们的亲属,自张启山父亲去世后,就一直由他安排照应。
    要不是她技高一筹,说不定这会儿已经被分配给这些女眷照顾了。
    【将求于人,必先下之的道理张启山不会不懂,他要别人卖命,怎么可能反过来让人割舍信义。】
    只是疑惑归疑惑,那种场合又有外人在,一开始也就没直接问出来。
    【算了。】
    【暂时也没工夫去管闲事。】
    越明珠:【听出没,张启山话里话外都透着一丝风雨欲来的痕迹。】
    估计从军也就这一两个月。
    突然从东北带回这么一批人,要么是准备培养未来军队中的嫡系,要么就是打着替他看守长沙家业的算盘。
    【宿主的意思?】
    【等着吧。】她叹气:【最迟明天就该安排我了。】
    晚饭过后,就看见管家特意被叫去了书房,估计要听他离开长沙一个月自己的近况。
    含皮量过多。
    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张启山真的有在替我做长远打算,那他应该会】
    说到这里,捧珠正好献宝似的举起布匹,越明珠不再和系统对话,自然而然地看向她:“什么库锦?”
    这个词一出口,原主相关的记忆就跳出来了。
    “前清贡品?”她有点奇怪,云锦产自南京,民国差不多都快失传了,一直到建国后才慢慢复原,按理说现在除了紫禁城里的也就剩祖辈传下来的。
    金大腿居然一下子搬回了整整三箱,这趟不会是把东北老家的家底都翻出来给她了吧。
    而且还有什么药材、珠宝玉石、古籍书画也是成箱成箱的往她私库里搬,比一楼大厅还大的地方硬是塞满了,真是好大腿。
    捧珠连连点头:“小姐,不如用这个给你做几身旗袍,一定非常好看。”
    “还是算了。”
    她有点发愁。
    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初张启山送她衣服那次问她喜不喜欢,她表现的太真诚,以至于现在家里好多房间都用来放她衣服。
    “那就等换季做秋装冬装?”捧珠低头看手里的料子,满脸写着稀罕:“这么好的料子,不做几身衣服太可惜了。”
    料子是好料子。
    见捧珠爱不释手,就提议:“你喜欢就挑一些自己做衣服。”
    “不行,这寸金寸锦太珍贵了。”
    这能有什么珍贵的,越明珠想了一会儿,也就后世顶尖的做一件旗袍大概价值上百万吧,她现在有整整三大箱,完全不可惜。
    “你要是不想引人注意,我们挑匹素一点的。”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我是小姐,我说行就行。”
    隔天。
    一个人在餐厅吃早饭。
    自从作息规律,起床有了固定时间段,越明珠就给自己单独定了早饭时间,比张家规定的时间晚一个小时。
    她舀着燕窝,抬头问管家:“他一早就来了?”
    “他”指的是张日山。
    下楼时正好看见人进书房。
    “是,张小爷早上八点就到了。”管家微微俯身,紧跟着就告知她张启山有事找,让吃完饭就过去。
    越明珠点头表示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