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有一点贞德的确没骗人,她的确见过炽天使米迦勒本人。”
立香听得更迷糊了:“那为何还说她是魔女?这不妥妥的圣女吗?”
“问题就出在天使身上啊”
伊莉雅耸耸肩:
“天使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魔术师们早就研究出来了,天使的本质是‘精灵’,只不过跟‘炎魔伊芙利特’那种自然的思念化形的精灵不同。
天使是从‘人类的思念’中诞生的精灵,能够直接看到米迦勒,说明贞德有着非常强的通灵能力,是一个天生的精灵术士——几乎所有天生的精灵术士,都是魔女、或者拥有魔女之血的人。”
换句话说。
“这里面既没有公理,也没有正义,只是人心在私人利益的欲望驱使下做出的选择——也就是‘屁股决定脑袋’罢了。”伊莉雅轻描淡写的总结道。
立香挠了挠头,发出了自己的感慨:
“也就是说,所谓的圣女跟魔女,其实就跟假面骑士什么一样,是那种‘敌我同源’类型的设定吗?”
虽然是数据体,但伊莉雅依旧有种‘好似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的感觉:“.你要这么说倒也没毛病。”
但是,纵观整个故事来说,这其实只能算是围绕圣女贞德故事的‘上半篇’。
而开始圣女贞德故事‘下半篇’的引子,就在上半篇的末尾部分。
英国人因为担心有人将贞德的遗体拿去圣物崇拜,所以在不公正的审判之后,抢在所有来救贞德的人抵达之前,立刻将其挫骨扬灰——反而留下了许多遐想的空间。
人们相信贞德真的见到了上帝的天使,见到了‘似神者’米迦勒(魔术师协会证实这是真的)。
据说,在贞德带领法国的骑士们战斗时,战场上真的会有天使出现相助。
既然如此,有主的庇护,贞德又怎么可能在一场不公正的审判中被轻易杀死呢?
英国人这么急着侮辱处死她,还一点证物都不留下来,肯定是里面有问题——谁能证明那个被烧死的女孩真的是贞德?
到了这一步。
当时被烧死的人是不是贞德本人,其实也不重要了。
因为贞德成为了一种精神图腾,在当时的法国骑士们心中被铭记。
于是,在贞德死后,反而一口气涌现出了大量的‘贞德宣称者’,大量的自称贞德之人、自称自己也获得了上帝启示见到了圣灵天使的人出现了。
这里面甚至有贞德的父亲支持之人。
这无疑是增加了相当大的可信度。
“到头来,历史上的贞德本人到底有没有被烧死——已经完全成了一笔糊涂账了。”
贞德死后涌现的大量自称贞德之人,或许里面真的有真正的贞德,又或许全都只是一些为了私人欲望敛财而假借贞德之名的冒牌货。
甚至,就算是得到了贞德亲生父亲支持的那个,也可能是假货——最终也的确是被法王查理七世‘打假’了。
“但谁知道法王的‘打假’,会不会也是一种对幸存下来的贞德的保护呢?毕竟从最终的结果上来说,贞德的历史使命的确完成了,也该退隐江湖有个好结局了——许多喜欢贞德的人都是如此希望的。”
贞德推动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也直接促进了法国不断的走向中央集权,甚至可以说是为未来的大革命在法国率先爆发而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贞德故事的上下篇都完结之后,却出现了两篇有趣的‘后日谈’。
其中一个后日谈与后来的拿破仑皇帝有关,但这里暂且不提。
另一篇‘后日谈’就是这位‘阿尔莫赛伊斯的贞德’了。
这位‘阿尔莫赛伊斯的贞德’被众多贞德爱好者寄予厚望,是一些‘贞德结局车夫党’们支持的‘真结局真相’。
据说,几乎所有的假贞德,都遭到了法王的清算,重则处死,轻则送入修道院,用她们的一生去侍奉上帝洗刷罪恶。
比较尴尬的是,因为贞德的名字——全名让娜·达克——实在是过于常见的普通名字,以至于这些假贞德里非常多都是跟贞德同名或者名字发音极为相似的。
但这些假贞德几乎都有同一个问题——没有贞德能打。
贞德是真的特别能打,真的可以在战场上带头冲锋,并且攻击之中真的带有‘天使显灵’这种攻击特效的英雄单位。
可这位‘阿尔莫赛伊斯的贞德’就不一样了。
她同样非常能打,打起来同样有夸张的天使特效,同样据说没有上过学读过书、却擅长各种宗教知识,能够轻易辩倒众多高僧。
她是在贞德死后不久,突然就在贞德老家栋雷米‘刷新’出来的,贞德家人全都没认出来——换句话说,这位假贞德不但长得跟真贞德一模一样,甚至连贞德在乡下老家与家人们相处的事情也全都清楚。
甚至她也直接继续打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