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扫过每个球员汗湿的脸:
“忘记摩纳哥进了几个,忘记拜仁需要几个。从现在起,你们就是一支0-0的球队,每一分钟都在落后。”
更衣室的空气凝固了。
“每次触球都要像最后一击,每次跑动都要像生死时速。90分钟?不,你们只有现在!进球!进球!再进球!”
他的吼声在狭窄的空间里回荡,球员们的呼吸越来越重。
拜仁率先变阵,接连用代斯勒换下巴拉克,施魏因施泰格替下哈格里夫斯,萨利哈米季奇则顶替皮萨罗登场。
摩纳哥也不甘示弱,罗滕被马塞洛-加拉多换下,76分钟又用里贝里替下久利。
比赛来到84分钟,摩纳哥再次抓住拜仁的反击失误。
斯奎拉奇拼到崴脚倒地,仍咬牙将球解围。
吉维特已在场边热身,但摩纳哥的反击已经启动。
里贝里与加拉多二过一配合后,从右路高速突进!
横敲罗伊后,罗伊背身护球,突然向右一顺,里贝里再次得球!
卡恩迅速下地封堵,但里贝里在禁区右侧连续变向,灵巧地扣过两名防守球员。
就在所有人以为他要传中时,他突然小腿一摆,一记半高球爆射拔地而起!
皮球如炮弹般直窜网窝!卡恩虽奋力扑救,却只能目送皮球入网。
5-2!摩纳哥彻底锁定胜局!
里贝里在皮球入网的瞬间愣住了半秒,随即像颗炮弹般冲向角旗区。
他一把扯起球衣蒙住脑袋,露出精瘦的腰腹,却在狂奔途中被罗伊拦腰抱住。
摩纳哥球员像潮水般涌来,久利光着脚从替补席跳进场内,一把揉着他的头发。
场边的闪光灯突然连成一片。
法新社的记者手忙脚乱地更换长焦镜头,队报的跟队记者正对着手机大喊:“快让社里把弗兰克-里贝里的童年资料调出来!”
转播镜头特意扫过看台,捕捉到他父母双手捂嘴流泪的特写。
“我们的弗兰克!”
摩纳哥球迷看台开始有节奏地摇晃,歌声越过广告牌传到场上。
里贝里突然挣脱队友的拥抱,转身时正好看见大屏幕回放自己过掉三名防守队员的画面。
“buuuuuut!numéro27,fraaaankriiiibery!!!”
球场dj拖长的尾音在路易二世球场上空炸响,电子大屏幕同步弹出闪烁的金色字幕:
这一刻,20岁的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在工地搬水泥时做的足球梦,正在变成现实。
dj紧接着用机关枪般的语速播报:“助攻者——10号罗伊!”
罗伊从身后一把揽住里贝里的脖子,左手随意地向看台挥了挥。
这个简单的动作却引发更疯狂的声浪,红白色围巾像海浪般在看台上翻涌。里贝里侧头看着搭档。
他脸上挂着那种与生俱来的从容,仿佛这些山呼海啸都是他应得的贡品。
里贝里下意识摸了摸自己还在发烫的脸。
他并不嫉妒,但心脏突然抽紧了一下。
那种站在万人中央却如闲庭信步的气度,是他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时永远学不会的。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还在发抖的双手,上面还留着童年冻伤的疤痕。
看台上“弗兰克”的喊声越来越响,里贝里突然咧嘴笑了。
总有一天,他也要学会那种举重若轻的王者之气,不是靠天赋,而是用一个个深夜加练的弧线球,用一次次被铲倒后爬起来的倔强,把这身草莽气磨成真正的巨星风范。
罗伊松开手臂时,他注意到对方球衣背后那个“10”号在聚光灯下亮得刺眼。
第89分钟,马凯在乱战中捅射破门,为拜仁扳回一球。
看台上的拜仁球迷瞬间爆发出欢呼,但这不是希望的欢呼,因为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补时牌举起:2分钟。
拜仁球员疯狂压上,卡恩都冲到了中圈附近。
但摩纳哥的防线像铁闸般死死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哔——哔——哔——!
主裁判的三声长哨划破夜空,比分定格在5-3(总比分)。
摩纳哥球员瞬间瘫倒在草皮上,有的掩面哭泣,有的跪地祈祷。
拜仁众将则呆立在原地,卡恩一把扯下手套,重重摔在地上。
路易二世球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红白旗帜在看台上如海浪翻涌。
摩纳哥,杀入欧冠八强!
终场哨响时,希斯菲尔德站在教练席前一动不动。
他的西装依然笔挺,但铁青的脸色暴露了一切,这位曾带领拜仁登顶欧洲的功勋主帅知道,自己的时代结束了。
三年前还站在欧洲之巅的拜仁,如今却陷入连年滑坡的泥潭,从2002年八强,到2003年小组赛耻辱出局,再到2004年十六强折戟,这支德甲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