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嫡媳 > 第31章 玉簪始末

第31章 玉簪始末

    傍晚。
    大雨如注,天边落下一道春雷,赭红宫墙内,一人匆匆朝着福宁殿而去。
    滂沱雨水中,身着斗笠蓑衣的人脚步放慢,看了一眼风雨如晦中的大殿,脚步停歇,拱手作揖:“微臣谢译,求见陛下!”
    重重雨幕后,福宁殿外的太监看了一眼雨中的人,转身踱着小步走进了殿中。
    过了片刻,太监走出殿中,撑着一把伞走至谢译的身边:“谢四爷,陛下请您进去。”
    谢译褪下蓑衣和斗笠后,走入大殿。
    殿中空荡且岑寂,高位上的帝王斜坐在龙椅上,一手揉着太阳穴,似乎很厌恶外面的雨声。
    从今日朝堂上决定不会与金人和谈后,朝堂上下亦是吵翻了天。
    文、武官员各自分析利弊。
    最后仁德帝怒声呵斥,才压住百官的争论。
    朝堂自来风谲云诡,一国边防之事更是小心谨慎,对于文,武官员的各执一词,仁德帝又怎会不明白这就是大胤的文武之争、军权之争?
    “微臣见过陛下。”谢译屈膝跪地,恭敬道。
    仁德帝垂眼视线落在殿中央的谢译身上,面沉如水,到:“知道朕为何让你进宫吗?”
    谢译平声:“臣斗胆猜测是因为边关的战事。”
    仁德帝想着谢译执意要前往边关,沉了沉眼,也知晓一味与金人和谈并非长久之计,只会让金人得寸进尺。
    “你觉得朕今日在朝堂上的决定是对还是错?”
    谢译眸色暗变,说:“不与金人和谈自然是陛下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但臣以及大胤将士绝对不会让陛下的决定输。”
    回答的模棱两可,至少让仁德帝心里的阴霾散了不少。
    “边关战况紧急,朕会让你挂帅出征。”仁德帝靠在龙椅上,一手揉着太阳穴,语气沉闷:“这些年让你委屈了。”
    谢译目光垂地,这世上能说出他谢译委屈的人除了这高位上的帝王了,就是那个人了。
    “你愿意为谢家争一争前程朕理解。”仁德帝说这番话的时候目光一直落在殿外那昏暗之处:“朕也愿意给你一些机会。”
    是给谢译一些机会,并非谢家一些机会。
    谢译眉峰一敛:“陛下,此番微臣请旨出征,无非是想把心血撒在大胤这片土地上,二来是想替犬子挣一个衣食无忧。”
    仁德帝在听到‘犬子’的时候,脸色微变,他低笑:“照着你谢家的家底让你的儿子几辈子衣食无忧都行。”
    谢译却抬眼与仁德帝对视:“微臣的意思是,想替犬子争一个不被束缚的衣食无忧。”
    一番话让仁德帝眼神越发的晦暗。
    ‘一个不被束缚的衣食无忧’,其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意思。
    仁德帝的视线在谢译的身上停留许久,迟迟都没有挪动,沉默片刻后,他正声道:“明日朕下旨,后日你便领兵前往边关。”
    “微臣领命!”谢译掷地有声的说道。
    仁德帝长吸一口气,说:“令郎就留在汴京吧。”
    谢译猛地抬眼一瞬不瞬地盯着高位上魏然的帝王。
    这怕才是让他这个时候进宫的原因。
    “是。”谢译平声道。
    “出宫吧。”
    天边又闪过一道雷电,雨势越大。
    谢译退出大殿后,殿中又恢复了沉寂空荡。
    仁德帝斜靠着,一手又开始揉着太阳穴,谢家有出征的意思他自然赞成,毕竟朝廷缺钱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如果有谢家的人掺和进来,这对于仁德帝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一国边防,重于泰山,先帝留下的烂摊子哪怕是九年过去了,仁德帝仍旧没有彻彻底底的平息下去。
    国库亏空,汴京中的世族腐烂不堪的比比皆是,加上边关战火不断。
    自仁德帝接过这个大胤,可谓是内忧外患。
    后来错综复杂的事情也算是捋清楚,一件一件的都在解决。
    边关战火也不过才停息两三年,金人又开始蠢蠢欲动,仁德帝自然是想要和谈,这样不费银子,亦不费军力。
    只是仁德帝更加清楚金人的野心是什么。
    所以此番谢译请旨出征,意外之余更多的是欣慰,他知晓谢家对他,对大胤都是忠厚之臣。
    只要边关将士能解决食不果腹之难,军饷之困,仁德帝并没有过多的担心。
    至于此番出征的是谢译,想来明日朝堂上又会出现各种声音。
    这汴京的局势看来又得重新捋捋了。
    ——
    翌日。
    上朝之时,仁德帝便让身边人宣读了谢家四子出征边关的圣旨,这让太子一党以及勇毅侯府都面露骇然。
    嘈嘈非议声烈如油锅沸腾。
    在之前仁德帝有意和谈的时候太子一党可谓是与魏王一派力争这仗必须打。
    昨日仁德帝定夺不和谈后,太子一党连夜谈论出征之事。
    没想到仁德帝这么快就决定了出征人选。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且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