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的人也纷纷附和起来:
“是啊是啊,太贵了!”
“一毛钱,都能买两个鸡蛋了”
“小同志,便宜点吧!”
一位穿着工装、像是厂里职工模样的中年男人挤上前,打着商量:“小同志,你看这样行不?五分钱一斤,我各样都买点!”
王安平连连摆手,语气诚恳又带着点无奈:“哎呦我的好大哥哎!您就别跟我开玩笑了!别说五分,就这一毛钱,我们村也是实打实没赚头!这点菜,本来就是紧着县里几个大厂食堂送的,您不信可以去打听打听,他们食堂是不是这个价儿?我们村的老支书说了,咱农民不能光顾着自己,也得想着点城里的工人兄弟,这才匀出这么点,拉过来让大家伙儿尝尝鲜!跟您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就今儿这么一遭,下回啥时候还能有?真没个准信儿了!”
他顿了顿,环视一圈,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庄稼人特有的实在劲儿:“咱农民做事,讲的就是个实诚!不玩那些花花绕!要真想挣大钱,我干嘛不喊价两毛三毛?这东西眼下多稀罕啊,对不对?物以稀为贵嘛!大娘,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又透着农民的朴实大娘脸上的不满渐渐消散了,周围议论的声音也小了下去这年头,人们心思相对单纯,对这种“稀罕物”和“实诚话”还是买账的
“行吧行吧,你这小同志,嘴皮子是真利索!”大娘终于松了口,把篮子递过去,“那给我各样都挑点好的!对了,小同志,你下回啥时候还来?”
“下回?那可说不准喽大娘!”王安平一边麻利地挑拣着品相最好的青椒、茄子往篮子里放,一边招呼,“您放心,都是一大早新摘的,水灵着呢!喏,您看这篮子,皮重三两,我给您除干净”他把挑好的菜放进篮子,熟练地用秤钩勾住篮梁,稳稳提起秤杆,秤砣在秤杆上滑动,最后稳稳停在八斤五两的位置,那秤杆尾巴还高高翘起一点“大娘您瞧,八斤五两还高高的!算您八斤整,八毛钱!成不?”
大娘凑近看了看秤星,又掂量了一下篮子的分量,还算满意:“成!再给我添点青椒,凑一块钱的吧!”
“好嘞!马上给您装上!”王安平脸上绽开笑容,手脚麻利地又拣了几个饱满的青椒放进去王康海在一旁赶紧递上麻绳帮忙捆扎这第一单生意,总算是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