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人在香江,家父是包船王 > 第11章 初露锋芒的李先生

第11章 初露锋芒的李先生

    深水湾半山别墅。
    李家。
    晚上六点。
    别墅的大门还没有打开。
    一位身穿裙子,不是很高,身材有些发福臃肿,一头浓密黑发戴着眼镜的中年妇女正站起来,莊月明知道自家先生李加成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时候下班回来了。
    此时,大厅里面,一个十三四岁身穿中学私立贵族校服的男生正在客厅看电视,旁边还有一个看起来比他矮一些的男孩也正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
    “阿矩,阿偕,你们爹地快要下班回来了,还在看电视?”
    两个儿子起来。
    女佣人则是去关掉电视机。
    这个时候,门口外按喇叭声音响起。
    女佣人知道正是李先生下班回来。
    在去打开别墅的大铁门。
    别墅大铁门缓缓打开,一辆黑色豪华平治轿车开了进来。
    专职司机很平稳在别墅门口停下。
    司机下来打开车门。
    “李先生,到了。”
    身穿西服,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顶上发际线已经很高的中年男子,拿着那份在车上还没有看完的报纸下来。
    “爹地,爹地。”
    两个儿子跑了过去。
    李加成一左一右拉着两个儿子。
    “先生。”
    “夫人,我回来了。”
    李加成把那套黑色西服换下,莊月明拿了过去,一旁的女佣人急忙帮忙拿过去挂好。
    李加成往客厅的沙发过去坐下。
    在晚饭还没有来临前,他翘着双脚继续看今晚的晚报。
    李加成1928年出生,今年也就是刚刚49岁,11岁跟着父母移民到香江,然后开始投靠在香江的舅舅莊静菴。
    1950年,李加成在拿着自己的积蓄以及表妹莊月明,还有舅舅的扶持下,在香江开始创办长茳塑胶厂。
    一开始,李加成这塑胶厂还差点倒闭,还是多亏舅舅的多次资金支持,再次起来。
    在1957年,李加成的塑胶厂销售额突破千万港币,开始成为香江的塑胶花大王。
    一年后开始进军香江地产业,并且在北角修建第一座工业大厦。
    很快,他发现地产要比塑胶花更暴利,他逐渐放弃塑胶产业,开始全面往地产业发展。
    1967年,香江爆发严重暴动,导致大量中产移民,香江地产陷入低潮,李加成开始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大量买入低廉的地皮和物业,开始奠定了他日后地产业的发展宏图。
    1971年,李加成创办长茳地产公司,第二年改为长茳实业公司,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放弃塑胶产业。
    1972年,当时香江正好开始进入牛市,李加成利用牛市开始在远东证券交易所上市。
    当时长实法定股本为2亿港币,实收资本为8400港币,分4200万股,每股面值2港币,以每股3港币的价格公开发售1050万股,募资3150万港币。
    刚刚上市,立刻受到香江股民的热捧,加上当时牛市,股价飙升了一倍。
    当时李加成依靠这些楼宇每年收租390万港币,在上市一年后,纯利已经高达4370万港币,就是通过募资买入了更多香江物业。
    一年后,1973年,香江爆发第一次股灾。
    李加成获得一些内幕消息,得以提前逃顶,其后,先后五次发行新股募资获得3168万港币,先后买入香江中环皇后大道中,德辅道中,湾仔轩尼诗道等多处物业。
    1975年,其再次发行2000万新股,获得募资6800万港币,购买地皮物业十多处。
    等到1976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相比起刚刚上市的时候,李加成和长茳实业拥有的物业,楼宇面积已经暴增了17倍之多。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实际上,在1973年,香江股市大跌,楼市也跟着大跌。
    李加成再次像六十年代那样,趁机开始抄底,囤积越来越多的物业和地皮。
    当然,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其一,是在香江股市上进行发行新股募集到的资金。
    其后,在加国多伦多交易所募集到资金。
    其三,在y国伦敦股市上募集到的资金。
    也正是因为从这三大交易所获得资金,又在这楼市大跌的时候,他和其他三大华人家族,包括李肇基李家,郑玉桐郑家,以及郭德胜郭家,四大华人地产商趁机买入了不少香江地皮。
    让他们能够在其他华资地产商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历史上称为香江四大家族的基础。
    本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华人地产商很厉害的,那就是胡应相。
    只是股灾前胡应相的上市公司出现假股票,导致胡应相这几年难以像李加成等人那样募集到更多资金,以至于让他错过了这些年的时机。
    除此之外。
    还有1977年1月,也就是今年年初,香江地铁公司宣布在地铁中环站和金钟站上盖的发展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