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人在香江,家父是包船王 > 第119章 包宇见周先生

第119章 包宇见周先生

    香江文华酒店。
    下午四点。
    韦理先过来。
    其后,身穿西服的周千啝才到。
    双方一见面,除了打招呼后外,周千啝也是很惊讶,外界都传开了韦理和和记黄埔的高管对和记黄埔觊觎和野心。
    如今,那位包少爷收购了和记黄埔,没想到,居然还是用这些人做事。
    甚至,关于收购新建华人行大厦股权,居然也是韦理代表包宇来谈。
    周千啝坐下来后,直接说道:“韦理先生,我们老板李先生已经同意把华豪股份卖给包家,价钱得按照现在新建华人行的楼价行情来评估。”
    其实,这里面是有参考的。
    其中,1974年,汇沣银行以2700万美元从冯家和李家的华人置业拿下旧的华人行大厦,也就是说当时花了1.5亿港币左右。
    在进入到1977年,香江楼价早已恢复。
    特别是去年末。
    怡和洋行出售旗下的金门大厦给陈松箐和鈡家的合资公司是8.1亿港币,据说现在金门大厦已经接近10亿港币。
    而金门大厦是香江最值钱的物业之一。
    在李加成和周千啝看来,新建的华人行大厦,当然也是香江最值钱的物业之一。
    即使李加成只是花了不到一亿港币进行重建,那么按照周千啝的想法,现在这一座大厦也要参考金门大厦的价格来评估。
    也就是说,周千啝开出八亿港币评估,50%股份,那也就是价值4亿港币,虽然花了几千万港币,算下来也可以净赚3亿港币。
    即使李加成还是很不舒服,能够拿到3亿港币,也算是不错了。
    对于周千啝提出的这个价格,韦理摇头说道:“我们最多只能给出6亿港币评估,也就是3亿港币买下李家持有的股份。”
    周千啝没想到韦理只是愿意出6亿港币,那么当然无法谈。
    周千啝又知道,现在汇沣银行和沈弻都那样说了,李家只能卖出,只是这个价格还是太低,他自然不愿意。
    半个小时后。
    韦理看着自己戴着的手表说道:“周先生,先等等。”
    过了一会。
    门口外的敲门声响起。
    韦理出去开门。
    看到正是老板包宇以及女秘书赵秀贞。
    “老板,赵秘书。”
    韦理和包宇,赵秀贞打招呼,往里面进去。
    一直在那坐着的周千啝,原以为包宇只是派出韦理来和他谈,没想到,现在包宇居然也来了。
    包宇这个包船王的儿子,以前周千啝只是听说过,没有见过真人。
    不过,去年末开始,包宇在收购九龙仓,青洲英泥的过程中,期间就上过很多次的报刊,特别是周五晚正式宣布入主和记黄埔后,更是出现在香江各地报刊上。
    如今,周千啝见到包宇本人的时候,他发现包宇和包船王确实有些相似,除此之外,这个包宇看来和他儿子年纪倒是差不多。
    “老板,这位就是李先生身边的高管周千啝先生。”
    “周先生,你好。”
    “包少,你好。”
    周千咊已经站起来。
    此时,包宇注意到面前这位已经是六十多岁的华人老人,他真的有些震惊。
    眼前这位老人,居然就是李加成身边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从周千啝的资料可以得知,对方出生于1914年,今年也就是64岁,年纪不小了,他却是还没有退休,依然留在李加成身边出谋划策,处理各种重要的事务。
    除此之外。
    周千啝这个人在三十年代的时候,对方当时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跟着父亲到暹罗处理广福烟草公司的生产。
    四十年代初,因为东洋軍的关系,遭到当时暹罗当局驱赶,他只能回汕城做一位文员。
    不久,周千啝又回到香江,先后在“华昌”行和抽纱公司当会计。
    抽纱公司亏本倒闭后,他在李加成开办的塑料花厂推销塑料花,也就是那段时间,双方患难与共,即使李加成的塑胶厂差点倒闭,周千啝依然不愿意离开,而是继续留下来替李加成做事,关系十分密切。
    可以说,周千啝自李加成事业发展之初,一直是李加成的最得力的助手,由于业务精通且工作负责,又有对市场经济的超强头脑,委任长茳实业集团的财务主管,主要负责理财工作。
    让包宇没想到,现在的周千啝居然六十多岁,远比李加成的年纪更大。
    当然,这种人越老经验越丰富,还真的不敢小瞧。
    周千啝原以为包宇或者包家只是派人来和他谈,让周千啝没想到的是,包宇不但派出韦理来和他谈,甚至还亲自上门见他。
    “原来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千啝先生,据我得知,李先生这些年能够在塑胶厂和地产上的成功,最离不开就是周千啝先生,还有另外一位盛松声先生,外界称呼你们为李先生的左膀右臂。”
    “包少,你过奖了,其实我帮不了李先生什么,很多事都是老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