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唐朝小教父 > 第144章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第144章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这听话得听音,从李隆基的态度来看,这显然不是简单的收礼,而是涉及到外交方面,也就是说,这事其实是得到皇帝的允许。
    大臣们在未清楚之前,倒也不好再说什么。
    关键他们也没有更好的理由去反驳李林甫。
    皇帝走后,李林甫立刻就去到张说、源乾曜身前,躬身一礼,“林甫乃是秉公办事,若是不言明一切,只怕会惹来更多非议,到时林甫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实属情非得已,才出此下策,其中若有得罪之处,还望诸位相公能够海涵。”
    语气非常谦卑,但话中却巧妙的将锅甩给了王熙。
    因为在那封邀请函之前,王熙收礼一事就已经传了出来。
    大家就肯定认为,李林甫这是在做补救。
    张说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源乾曜与姜家有姻亲关系,是李林甫长辈,源乾曜要不开口,他也不便说什么。
    源乾曜心里自然清楚,他也只是抚须笑道:“这算不得什么大事,解释清楚就行。”
    说罢,他看向张说,“道济以为了?”
    张说只是笑着点点头。
    其实在他看来,李林甫也就是一个办事的,他当初怨是怨王家不争气。
    “开山。”
    出得殿门,姜皎赶忙向李峤道:“我这外甥给你惹麻烦了,我在此向你赔个不是。”
    李峤忙道:“姜大夫何出此言,哥奴也是为我那不争气的外甥善后,我是谢谢他还来不及,何谈怪罪。”
    顿了顿,他又小声道:“这话说回来,哥奴此番表现也是争气啊!”
    姜皎心里倒是欢喜,嘴上却道:“就怕他得意忘形啊!”
    李峤摆摆手笑道:“有姜大夫在,自会好生督促他的。”
    姜皎赶忙道:“他多大的人了,老朽哪还能天天盯着他。”
    李峤哈哈一笑,又道:“对了,守一托我请姜大夫和哥奴晚上去他家吃饭,主要是感谢哥奴帮雀儿善后。”
    姜皎呵呵道:“祁国公也太客气了。行,今晚我与哥奴定去赴宴。”
    李峤道:“那就麻烦姜大夫跟哥奴说一声。”
    “好。”
    二人聊得片刻,李峤便离开了。
    他前脚刚走,李林甫便走上前来,“让舅父担心了。”
    “哥奴啊!舅父果真没有看错你啊!”姜皎却很是欣慰地向李林甫言道。
    李林甫心中暗喜,拱手道:“一切全凭舅父的照顾。”
    姜皎笑着点点头。
    他知晓,其实这事不好处理,但李林甫不但没有受王熙所累,反而利用这个机会,在朝中打响自己的名声。
    这强者从不抱怨环境,这个宴会,本就是李林甫的主意,哪知王熙横插一杆子进来,差点搅黄他的计划。
    不过他又凭借收礼一事,在朝中打响自己的名声,并且还在李隆基面前露了一回脸,比之前预想中的,还要得到更多。
    而那边张说刚准备回家,不想又被李隆基给叫了回去。
    “相公方才为何一语不发?”李隆基见到张说,便问道。
    张说道:“臣是担心陛下另有所谋。”
    李隆基呵呵道:“倒是瞒不过相公啊!”
    张说道:“臣愚钝,未知陛下此番安排,是何用意?”
    李隆基神色一变,颇为严肃道:“于外宾,我大唐向来是以礼相待,可结果又如何?西域诸部,是反复无常,而那吐蕃更是可恨,几番背盟,毫无诚信可言。
    只是前几年,朕一直忙于处理内政,无法分心,但时至今日,朕可不想去再哄着他们,也该给他们一些威慑。
    好叫他们知晓,如今可不是朕有求于他们别添乱,而应该他们是求于朕别去打他们。既然是有求于人,就应该有求人的样子。”
    张说小心翼翼道:“但是经营西域,还得分而治之。”
    “朕知道。”
    李隆基点点头,又道:“但这策略得变一变,可不能再向以前那样。到时谁忠于朕,朕自会保他万全,谁若与朕为敌,朕便要他灭亡。”
    在武则天时期,由于忙于内斗,大唐经营西域的力量是有所削弱的,这就导致大唐必须得哄着他们一点,因为那时候,没有太多力量去保护那些小部落,但效果其实不佳。
    但是此时李隆基是意气风发,且国力日益强大,是能用实力去保护那些小部族,那就是你们来求我。
    张说沉吟少许,道:“倘若陛下真要改变战略,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裁军。”
    李隆基微微一惊,“裁军?”
    老子正要大杀四方,你却说要裁军?
    张说道:“边军虽多,但各将帅都只管拥兵自卫,役使兵丁营私,使得士兵毫无战斗力,而家中田地又无人种,可谓是得不偿失。
    既然如此,何不让那些贫弱之兵解甲归田,修改条令,减少劳役,如此亦可为国家增加税赋,再用所增税赋从各地招募壮士。
    我大唐自太宗皇帝以来,素来强调精兵战略,不战则以,战则必胜。这也是为何在贞观年间,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