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开年第一次与三位宰相的会议,李隆基就扔出一个瞠目结舌的建议来。
朝廷再专门开设一间戏曲学院,这倒是没什么,关键是由王熙来担任院长。
三个宰相全都是一脸懵逼。
这皇帝是过年过傻了吧。
还是说王熙给他下了什么迷魂药。
你自己听听,这像话吗。
李隆基仿佛已经料到他们会是这表情,内心却是很爽,问道:“三位相公为何不语?”
就连一向低调的源乾曜可都忍不住了,“陛下,这.这如何能行?”
“如何不行。”
李隆基突然就发飙了,仿佛就是在等他这句话,“各国使臣都要求学习那种戏曲,这本也是朝廷的用意,利用戏曲去推广我大唐文化。
可是朕让礼部或者国子监派官员去无名学院学习,却未有一人愿意去,都说这是不入流的学问。
既然是不入流的,那让王小雀担任院长,又有何妨?可不能说,你们看不上的学问,也不准想学之人去学,到底是谁太过霸道。”
源乾曜吓得一跳。
怎么突然就发作了。
但也顾不得那么多,你这简直就是胡来,源乾曜直接回怼道:“陛下,这治国可不能意气用事。”
“朕并未意气用事,而是深思熟虑过的。”
李隆基道:“要说别的学问,朕自不会让雀儿去担任院长,可要说到戏曲这方面的学问,朝中谁人又比雀儿更加擅长。
再说,国子监也看不上这戏曲的学问,既然如此,何不让礼部另开一院,专门教这戏曲。”
源乾曜又道:“但是这么做的话,那些外使会不会另有想法?”
李隆基道:“朕到时会让嗣濮王去问问他们,如果他们不愿意,那就作罢,反正是他们求着朕,要学习这戏曲,又不是朕逼着他们去学。”
源乾曜见李隆基就跟吃了火药似得,心里也有些发怵,关键另外两个宰相都不做声,只觉是孤掌难鸣,他知张嘉贞和王家的关系,于是就看向张说。
一直沉默的张说,突然道:“说到这王小雀,臣另有一事禀报。”
李隆基问道:“什么事?”
张说道:“在过年前,那吐蕃使臣曾三番四次找到突厥使臣,希望能够与之联姻。”
李隆基眉头一皱,突然问道:“相公又是如何得知的?”
张说迟疑片刻,如实道:“是那突厥使臣跟臣说的。”
李隆基沉眉问道:“他们是在威胁朕吗?”
张说又沉默了片刻,道:“或许是有此意,但是突厥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因为陛下与突骑施、靺鞨、契丹都有赐婚,可偏偏没有赐婚于他们。他们甚至愿意送上万匹良驹,只求陛下能够赐婚。”
李隆基道:“这突厥三番五次来请求朕赐婚,一来是为自己的颜面,二来,也是想得到朕的认可,如此他便可名正言顺的统治北方其它部落。”
这唐朝的和亲,多数都是居高临下的赐婚,而且一般都不是自己的公主,就是在宗室里面随便找一个嫁过去。
其实人家也都知道,甚至就有外族首领,就直接跟大唐说,我也知道,那不是真的公主,但是没有关系,只要能赐婚就行。
因为这就如同一种身份证明,代表着你与帝国的亲疏远近,如果你跟大唐没有和亲,那就无法让周边部族都信服你,甚至于看不起你,而这对于当下的后突厥而言,是尤为重要。
因为那突厥可汗也是上位不久,而且还是通过武力夺来的,他迫切的需要唐朝给予他身份证明。
在这两年间,已经求了四五次。
但李隆基始终不答应,原因有三,其一,就是那些宗室女子,人家也不愿意嫁,对此一直是颇有怨言,上回金城公主入藏,可就闹过一回,自然也得照顾下。
其二,就是上回出兵突厥,唐军是以失败告终,而且败的有些狼狈。那如果此时赐婚突厥,后人会不会认为,这是带有屈辱性的和亲。
这是最最最主要的原因,李隆基非常在意,故此是硬咬着不松口,而这一点,且不说张说、张嘉贞,其实就连突厥都知晓,故此他们在击败唐军后,马上就求和,认李隆基做爸爸。
我先认你当爸爸,你再赐婚给我,那就不会没面子。
但李隆基还是不大愿意。
这就要说第三个原因,因为李隆基也正打算开疆扩土,确实也不想搞什么赐婚和亲,不像汉朝前期那样,有迫切的政治需求。
李隆基又向张说问道:“那相公又是如何答复他们的?”
张说道:“臣是以公主年幼为由,婉拒了他们。”
突厥都知道李隆基的心思,他能不知道吗,反正就是各种搪塞。
但张说突然话锋一转,道:“不过在臣婉拒之后,他们又提出另一桩婚事,这令臣很是为难。”
李隆基不明所以地看着张说。
张说就解释道:“原来这回跟着突厥使臣来的那突厥小王子,乃是他们可汗的小女,名叫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