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 > 第124章 等花开

第124章 等花开

    二房夫人笑着插话。
    “大嫂,你看我娘家侄女玉茹怎样,模样生得标致,性子也温顺,与三少爷正是般配。”
    国公夫人心道又来?面上却不动声色。
    “二弟妹说的听起来倒是不错,只是婚姻大事,还得看孩子们自己的心意。
    这玉茹表小姐三少爷也曾见过,并未多看一眼,未必合他心意啊!”
    老夫人不满的哼了一声。
    “大儿媳,三少爷这些年看哪个女子多一眼了?
    怕是还没开窍,你也别说等他回来再相看亲事这种话。
    沉儿如今都已年满十八了,这婚事还要拖到什么时候?
    像咱们这些世袭罔替的公爵家族,哪个适龄孩子不是先由家中长辈定下亲事?
    这三书六礼走个流程至少也需要五六个月的筹备时间”
    正说着,牛嬷嬷弓着身子走了进来。
    先是给几位主子们行了礼,最后才垂着头站到国公夫人旁边,声音不大不小的汇报。
    “夫人,珍宝阁的掌柜的有事找您。”
    “瞧我,把这事给忘了,儿媳给母亲您订做了一套翡翠头面,款式还没最终敲定。
    约了掌柜的今日来府里商议,这可耽误不得。
    母亲、二弟妹,我先失陪去处理此事可好?”
    国公夫人起身歉意的说道。
    老夫人一听这话脸上有了笑容,她挥了挥手。
    “快去快去,莫要误了事。”
    国公夫人福了福身,带着世子夫人匆匆离开。
    二房夫人在一旁撇撇嘴。
    每次谈到这事,大嫂都找各种借口离开。
    偏偏老夫人就喜欢儿媳妇们孝敬她,大嫂又会投其所好。
    国公夫人回到锦绣阁。
    竟然看到乔掌事和那张婆子还是跪着。
    只不过是从老夫人的院子外移到了她的锦绣阁外。
    不悦的看向牛嬷嬷。
    牛嬷嬷赶忙解释。
    “夫人,奴婢可没罚她俩,是乔掌事她说确实是她做错了事,老夫人罚她不冤,这张婆子也是,非要陪着她跪”
    国公夫人缓步走到跪在地上两人跟前,轻声叹息。
    “乔掌事,本夫人今日刚收到你女儿暗香寄来的书信。
    她在信里问她娘过的可好,你说,她要是看到你大冷天的跪在这儿,会不会心疼?”
    乔掌事低着头,眼泪悄然滴落。
    “夫人,奴婢有错,这次真是奴婢没检查好”
    “好了,再等等吧,以后张婆子你帮乔掌事多看着些便是,都回吧!”
    国公夫人说完,在丫鬟们的簇拥下回了锦绣阁。
    “还不快回去,跪坏了膝盖可没人伺候。”
    牛嬷嬷冲乔掌事和张婆子吼完,回头看向国公夫人的背影。
    夫人那话里的意思,应该是在等明年花开吧?
    月红一直想开的铺子,终于如愿以偿的操办起来。
    王伯带着柳月初常胜办理文书,收拾铺子,添置东西。
    将铺子里收拾一新后,才带着两个闺女过来观看。
    此时只有王伯、月红、暗香三人在铺子里。
    这间铺子的门面不算很大,但里面还有个小后院。
    后院里有三间正房,旁边耳房有厨房、茅厠,院子里打有水井。
    正房最大的那间可以用作库房,另外两间里面放置着不大的木板床,可以住人守铺子。
    进出门有两个,一个是门面那处,后院也有一道门,完全可以从后门将货物直接搬进库房。
    月红前后扫视了一遍,对这里相当满意。
    她的要求本就不高,若是铺子太大,也没几样适合这个时代的东西可以售卖。
    比如空间里的那些日用品,虽然也是取之不尽,可真让她拿出来卖,她敢吗?
    好在大米白面在什么时期都是人们的主食。
    “铺货吧!”
    月红对王伯和暗香说了一声,就走进了那间较大的库房。
    不消多时,库房里就堆满了一袋一袋的精米白面。
    徐氏和小月娥已经去城里打听每家粮铺里大米白面的价格去了。
    他们打算以市场同等的价格售卖,什么开张仪式都省了。
    至于进货渠道,王伯一句在外面有些朋友帮忙就无人再问。
    哪怕是同住一个屋檐下,柳树林和徐氏他们也不好打听这种商业机密。
    如果谁都知道从哪儿可以大量拿货,岂不是人人都能去做?
    装满仓库,月红又给铺子那些用来装米的容器里装满了散装大米白面。
    这时期大米是以一石一担一斗为计量单位。
    其中一石等于120斤,一担等于60斤,一斗等于10斤。
    故而,月红装满一木斗就相当于这里是十斤米。
    大米白面的价格格高低不等,品质也参差不齐,月红这里却只有上好的大米精面。
    是以,她让徐氏和小月娥去打听的是每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