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汴京市井日常 > 12 看房

12 看房

抬的轿子。
    轿子摇摇晃晃的,时不时把轿窗帘子给颠得掀开边角。若是家世显赫的世家女子,恐怕要小心些,免得自己的面容被外头人轻易瞧见,但元娘就没有这个苦恼了,她时不时掀开帘子,光明正大的偷瞧街景,暗自记住路线。
    因为她发觉虽然沿途走来都十分热闹,但热闹与热闹是不同的。
    有的更热闹,有的一条街满满当当都是浮铺,有的则是开满了医铺,不用掀开帘子都能闻见药香,巷角一排排全是在熬药的炉子,童子拿着蒲扇,来回掀盖扇火,好不辛苦。
    和元娘坐一块的王婆婆很是讨厌药味,闻得直蹙眉,忍不住吐露两句道:“我年轻的时候就不爱打这过,一个个净说药香,这味多重呐。”
    元娘躲在偶尔掀起的帘子缝隙里,嗅着时不时飘来的味道,摇头晃脑,十分开心,“我觉得好香呀。”
    王婆婆用力一戳她的脑门,“狗鼻子,不知好赖!”
    陈元娘眼睛眯起来,笑得和盛开的花似的,一点不为阿奶的话生恼。
    瞧见她不知愁,进了汴京就开始傻乐的模样,王婆婆不禁着恼,嘟囔了句,“蠢丫头,净知道乐。”
    这汴京虽好,居大不易啊。
    但王婆婆没有把这些苦恼说出口,她苦也就够了,孩子嘛,能乐一时是一时。
    来日若出了门子,谁知晓遇到的是人是鬼,即便如她一般侥幸遇到个好的,殊不知世事无常,总有波折。在家做女儿的日子,能快活一日是一日。
    王婆婆不知想起了谁,额间已成川字的眉头,愈发深刻起来。
    轿子晃着晃着,就停了下来。
    想来是到了地方。
    元娘隐隐听见了寺庙敲钟的声音,往上一瞧,果不其然,不远处有个高高的小楼,摆了个比人还大的铜钟,似乎有沙弥在撞钟。
    虽然打眼一看,这附近寺庙多,可也热闹,人来人往,比前头去的什么新曹门附近好多了。
    新曹门附近的院子虽说足有两进,门面还有两个铺子,可到那实打实看了便晓得,行人不多,还多是来去匆匆,周围也以平民百姓居多,许多人搭个棚子,有个片瓦的安身之地,王婆婆一到那就直摆手,转身不带犹豫的,连院子都不愿意进去看一眼。
    王婆婆这回看得直点头,元娘在一旁听着,那个瘦子经纪还说什么附近有“州西瓦子”,从五更天到三更天都是热闹的,客似云来,少不得赚个盆满钵满。
    然后这一切和顺在看到旁边卖棺材铺子的时候,戛然而止。
    是人便多少会有忌讳,那瘦子经纪还在喋喋不休,说可以压价,原来这样的地界少说要五百贯,如今要个四百贯,实是捡了个大便宜。
    王婆婆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但好歹没翻脸,只冷声道看看别的。
    瘦子经纪吸取教训,这回既热闹,周围也没有乱七八糟的铺子,旁近还是相国寺,逢每月五次的开放日,那便是人潮蜂拥,热闹至极。
    而且轿子一进来,扑鼻而来的饭菜香,闻得元娘肚子直咕噜。
    她觉得好香!
    馋虫都要勾出来了,有酸酸甜甜的香味,也有许多香料烩在一块的。
    陈元娘见识太少,没法用贫瘠的语言说个究竟,王婆婆则是行家了,她一下轿子,稍微闻了闻,便肯定道:“倒是开了许多南食店。”
    元娘适时上前撒娇,“阿奶,我饿了。”
    此处地段不错,眼看落榻之处有望解决,王婆婆的心情很好,笑眯眯道:“也到了用午食的时候,一会儿挑好的进去尝尝,你还未吃过南边的饭菜吧?”
    元娘用力点头,高兴得不行。
    然后,王婆婆顺口问道:“这条街叫什么?”
    “小甜水巷。”瘦子经纪觉摸着买卖有望,脸上乐开花,忙不迭道。
    哪知王婆婆立刻变脸,脸色都青了,甩袖就走,半点不停留,还把元娘给拽走了。
    临上轿前,王婆婆停了停,像是到底气不过,骂道:“天杀的蠢材,拿我当外乡人坑呢,当我不知道小甜水巷都有什么人家不成,我呸!”
    王婆婆话才落呢,就有跟着恩客出来的青楼女子经过。
    倒也不是搔首弄姿,或是将衣裳穿得轻薄,反而同良家女子没什么两样,遮得严严实实,梳着未婚女子的发髻,只是头上簪的花更艳一些,等闲瞧不出分别。
    是那恩客当众动手动脚,毫不庄重,女子也只是受着,时不时欲拒还迎娇笑一声,霎时叫人明白了身份。
    王婆婆再也忍不住,拉着孙女就进了轿子,丢下那瘦子经纪毫不迟疑。
    在轿子里,元娘很有眼色的没有触碰虎须去问王婆婆是怎么回事,刚才那青楼女子近旁时,她自己瞧见了,多少能猜出来。
    但王婆婆却没有就此略过,只冷着脸道:“这地方吃食是不错,但不宜在此吃,往后有闲了,可让店家索唤至家中。今日便罢了,你往后也莫自个跑来,这巷子里藏着许多妓馆,不是你个未出阁的小娘子应来的,还有相国寺南面的录事巷,也是一样的地。”
    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