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被凌川制止。
“凌标长,这是俺家里老母鸡生的鸡蛋,你拿着!”
“凌标长,这是我媳妇早上才蒸的馒头,你拿着路上吃!”
“苏丫头,这是我给孩子绣的虎头鞋,你先收着!”
于凌川而言,这些狼烽口的百姓跟家人没什么区别,苏璃认出,其中好几位大娘都是她与凌川成亲的时候,帮自己梳妆的‘娘家人’。
“这些都是大家的一片心意,收下吧!”凌川说道。
苏璃早已是眼含热泪,点头道:“大娘,你们要保重,小璃会回来看你们的!”
“丫头别哭,下次带个大胖小子回来!”那中年女子轻轻拉着苏璃的手说道。
一路上,所有百姓都在高喊凌标长,尽管他们都知道,如今凌川已经升为校尉,但他们还是习惯称其为凌标长。
他们不会忘记,就是这个少年,数次击退敌军,特别是前不久,在所有人都即将绝望的时候,他带兵赶到,将摇摇欲坠的狼烽口撑住。
随行的死字营成员也无不感到自豪,至少,并不是所有人都不记得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厮杀。
已经离开市集,可一众百姓还是跟着送行,凌川只能调转马头,大声喊道:“大家回去吧,别送了!”
可大家依然不肯离去,或许,在他们看来,以后凌川都不会回到这个艰苦而贫瘠的地方了,多送一步,多看一眼也是好的。
一直到五里之外,百姓们终于止步,凌川骑马走在最后面,他再次调转马头,看着那些送行的百姓,只见所有人脸上写满了不舍,正在朝他挥手。
霎时间,凌川只感觉鼻子一酸,双眼模糊。
最后,他看了一眼狼烽口,看看这个守护了三年的地方,看看这个数百兄弟的埋骨之地。
就在这时,凌川注意到,队伍的前方竖着一根大腿粗的木杆,他不由苦笑道:“大牛这个憨憨,把他给我叫过来!”
标长卫敛驱马前去,很快便将扛着木杆的大牛叫了过来。
“校尉大人,你叫我!”大牛来到马车旁边站定。
凌川看着他,笑问道:“你怎么行军也扛着旗杆?”
“校尉大人说过,人在旗在,人不在旗也得在!”一脸憨厚的大牛朗声答道。
听到这话,凌川顿时不知道说什么了,不过,对于这个憨厚汉子,凌川还是蛮喜欢的。
凌川翻身下马,与大牛并肩而行,问道:“大牛,你知道什么是扛旗先锋吗?”
大牛摇了摇头,“不知道!”
“自古将帅出征身后必竖大旗,扛旗之人无一不是军中猛将,需膂力无双、胆魄无双,你扛着的大纛就是整支军队的魂,哪怕是主将战死,只要军旗不倒,这支军团的气势就不会散,反之大纛一倒,全军溃散!”
大牛似懂非懂地说道:“校尉大人上次跟俺说过,让俺扛着战旗跟你走,你到哪儿俺就到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