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农业狂魔 > 第2章 赶集

第2章 赶集

否则卖相不好。
    有了这些大号编织筐,回去让大哥用竹片扎一些大小不一的篦子,从编织筐底部,按照豆苗高度,一层一层往上摞,等卖的时候,往外拿也方便。
    “最好再买点保鲜膜,至少咱要确保买家把豆苗放在地窖里,隔上天拿出来也能吃。”
    可惜余阳闲逛许久,只找到了给棉花苗保暖的塑料膜。
    但这东西有毒,不能保鲜食材。
    “看来得凑空去趟县城。”
    返回油炸肉壮馍的摊子,50个肉壮馍已经装进两个塑料兜。
    余阳低头从筐子里数钱,“一块、两块、三块……”
    刚数到42,旁边有人打招呼。
    “三元,来赶集呐。”
    三元是余阳的小名。
    据说出生那天,有个大和尚来化缘,爷爷为了讨喜,给了对方三斤粮票和三块钱现钞。
    大和尚喜上眉梢,直言娃娃与三有缘,赐名三缘。
    爷爷闻言,瞅到递出去的三块钱,懂了,回头就把‘三元’给孙子当了小名。
    在另一个时空,这个带有浓浓乡音的称呼,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外出上学、留在城市搞工程,逐渐成为一种回忆。
    如今再次听闻,余阳忽然有点小心悸。
    放下手里的毛票,扭头瞧一瞧。
    赫然是自家亲叔,余老六。
    “六叔啊,还没回去?”
    “再逛逛,你那豆芽鼓捣的怎么样了?”
    “还行,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债还了。”
    “真的假的?”六叔说完,瞅到两大兜子肉壮馍,“咋买这么多?”
    “为了泡发豆芽,请了俩技术员。”余阳拍拍大哥的肩膀,“今天接风。”
    “泡发豆芽,还要技术员?”
    “21世纪,什么最重要?”
    “啥?”
    “人才!”
    “???”
    “走了。”
    余老六目送余阳离开,吧嗒一口旱烟卷,眼神有些迷离,嘀咕道:“泡豆芽,真那么赚钱?”
    壮馍摊老板的媳妇正在和面,闻言抬起头,“你没看他那半筐子毛票?”
    “以我多年经验,少说三百块。”壮馍摊老板撅撅嘴。
    旁边炸油条的老板,摇摇头,“我看到了,他卖的不是豆芽,是绿油油的豆苗,俩手巴掌那么大,卖两块钱,啧啧,这一天少说赚了上千。”
    “好家伙!”壮馍摊夫妇异口同声。
    余老六瞬间瞪圆了双眼。
    ……
    回到余家村,已经下午三点。
    村口围坐着几个晒暖的老头老太。
    远处银行的小轿车,依旧没找到轮子。
    并且报警,从乡派出所喊来两名干事。
    其中一人看到余阳,上前盘问,“干啥的?”
    “他叫余阳,小名三元,俺们村的。”近处的二奶奶,纳着鞋底回应道。
    “那他呢?”干事指向大哥赵前。
    “不知道。”二奶奶说完,很是感叹,“瞧这身板,跟牛犊子似的,一看就是实诚人。”
    余阳见状,刚打算胡诌个身份,大哥主动开口:“我叫赵前,送菜的。”
    干事很是好奇,“送菜?”
    “嗯,给京城沃尔玛。”
    “什么沃尔玛?”
    “洋人在京城开的大超市,城里人都去那买东西,另外还有麦德龙、家乐福、大润发。”
    余阳:“???”
    这就是所谓的现学现卖?
    干事沉默片刻,“为啥来这?”
    “走西边的高速,翻车了。”
    “怎么翻的?”
    “不知道,开着开着就翻了。”
    “车呢?”
    “这小轿车还算好,只是丢了四个轱辘,我就有点惨了,翻车后醒来,车架子都不见了。”
    留在现场的银行人员,难以置信道:“十里营这么乱吗?”
    蹲在墙角抽烟的三爷爷,点头道:“可不是吗,三省四市交界处,隔壁省市的经常跑来作案,偷了就跑,谁也抓不到,否则也不会有那句话。”
    “啥话?”
    “进了十里营,除了急救车和火化车,就没见哪辆车能完好的跑出去。”
    银行人员惊了,“警车也不行?”
    “你以为他俩为啥跑着来办案,连自行车都不骑?”
    干事有些尴尬,“没那么离谱,咱们这的治安还是很不错。”
    旋即转移话题,继续盘问大哥赵前,“有证件吗?”
    后者从胸口掏出一张打印加手写的身份证,“有。”
    干事检查完,“北河人氏?”
    “嗯,我还有个同事,南湖的,一块往返京城送菜,目前都住在余阳家里。”
    “你和余阳认识?”
    “不认识,翻车后,是他救了我。”
    干事没问为什么不报警,“今后有什么打算?”
    “车丢了,菜被抢了大半,我们也不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