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 第一卷 第22章 太后懿旨,国之巨蠹

第一卷 第22章 太后懿旨,国之巨蠹

大玥何愁不兴?”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内侍总管冯宝刻意压低了的、如同鬼魅般飘忽的声音。
    “陛下,慈宁宫的德公公,捧着太后的懿旨来了。”
    何岁的敲击动作没有丝毫停顿,眼神却骤然冷了下去。
    前朝的蛀虫刚刚探出头来,后宫的藤蔓就这般迫不及不及待,想要顺着他的龙椅缠上来了么?
    “宣。”
    一个字,不带任何人类应有的温度。
    片刻之后,慈宁宫的掌事太监德宝,迈着细碎的步子,近乎是“飘”进了殿内。
    他手中高高捧着一卷明黄懿旨,一进殿门便跪伏在地,整个身子蜷缩成一团,仿佛一只在鹰隼注视下,感受到了天敌气息的鹌鹑。
    “奴婢,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念。”
    何岁甚至没有抬眼看他,目光依旧胶着在那份荒唐的奏折上。
    德宝不敢起身,就那么卑微地跪在冰冷的金砖上,颤巍巍地展开懿旨,用一种被宫廷规矩精心雕琢过的、抑扬顿挫的语调高声诵读。
    懿旨的内容,与何岁预想的分毫不差。
    先是洋洋洒洒,夸赞他平定顾氏、勤于政务的“功绩”。
    随即话锋一转,言辞恳切地指出,天子为国操劳,心系万民,更应注重自身德行,开枝散叶,绵延子嗣,方能上合天心,下安黎庶。
    “又来了,又是这套。”何岁心中冷笑,“朕要是真信了你们这套说辞,怕是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了。”
    最终,图穷匕见——
    “……为社稷祈福,为苍生解厄,哀家已择定吉日,三日后,于感业寺举办祈福法会。届时,陛下当亲临主持,以示天心。京中适龄之贵女,亦当同往,共沐天恩……”
    何岁静静地听着,面沉如水。
    但这道以“母爱”与“大义”精心包装的懿旨,比一万大军兵临城下,更让他感到一种发自骨髓的恶心与厌烦。
    这不是商议,是通知。
    是一场用“孝道”做绳索,强行给他安排的相亲大典。
    “懿旨在此,另附受邀贵女名录,请陛下过目。”
    德宝将懿旨与一个盛放着附录名单的托盘,用尽全身力气,高高举过头顶。
    “放下。”
    何岁的声音依旧听不出喜怒。
    “回去告诉母后,朕,知道了。”
    “奴婢遵旨,奴婢告退。”
    德宝如蒙大赦,连连叩首,然后躬着身子,一步一步,如同提线木偶般倒退着出了养心殿。
    殿内,重归死寂。
    何岁这才缓缓起身,踱步至御案前,拿起了那份附录的名单。
    他的目光,在扫过一众熟悉的世家贵女的名字后,精准地定格在了那个被刻意用朱笔圈出、摆在最显眼位置的名字上。
    柳溱。
    吏部尚书柳家的嫡长女。
    何岁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昨日那些催婚卷轴中,关于此女的种种“祥瑞”异闻。什么出生时满室异香,三岁能言,五岁作诗,更有甚者,说她所到之处,草木皆荣,百病自消。
    简直离谱。
    就在此时,他体内的【帝王心觉】微微一颤,一股极其微弱但清晰的警兆,顺着指尖触碰“柳溱”二字的地方传来。
    仿佛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扰动国运的诡异力量。
    何岁眼底的幽深,瞬间化作一片万年不化的玄冰。
    原来如此。
    这才是太后与柳家,真正的目的。
    一场政治联姻,一个被包装成“祥瑞锦鲤”的棋子。
    何岁缓缓拿起御案上那支专门用来批阅死刑奏折的朱砂笔。
    笔尖饱蘸着鲜红如血的朱砂,浓稠欲滴。
    他先是拿起钱嵩那份奏折,在那个刺眼的“准”字上,画下了一个鲜红的,如同绞索般收紧的圆圈。
    随即,他另取一张空白圣旨,笔走龙蛇,字迹锋锐如刀。
    “另,赐户部主事沈卓尚方宝剑。”
    “凡北方三州,有阻挠政令、贪墨赈灾款项、阳奉阴违之官吏,无论品级,可先斩后奏。”
    写完,他将这份足以在北方官场掀起腥风血雨的密旨,亲自封入蜡丸。
    做完这一切,他才将冰冷的目光,重新投向了名单上“柳溱”那两个娟秀的字眼。
    “福运?祥瑞?”
    何岁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种解剖猎物般的残酷与冷静。
    他嘴角的弧度,缓缓勾起,冰冷而残忍。
    “感业寺……”
    “很好。”
    “既然母后想让朕看一场戏,那朕,就亲手为你搭一个最盛大的舞台。”
    他转身,对着殿内最深沉的阴影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地狱深处的呢喃。
    “锦衣卫,周淳。”
    一道漆黑的影子,无声无息地在角落里跪下,仿佛他生来就在那里。
    “臣在。”
    “去查,三日后的感业寺祈福法会,柳家,究竟准备了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